“此計需甘寧潛水,頗為危險。”蘇晨望向甘寧,“天寒水冷,甘寧,你能行嗎?不行我再想辦法。”
其實,甘寧駕船追擊也行,但目標明顯,易被諸葛亮察覺求援。
“哈哈,軍師,這點寒冷算不得什麼,即便是冰河我也曾躍過,對我來說不過是小事一樁。”甘寧輕鬆地揮了揮手。
蘇晨思索片刻,表示讚同。
即便在現代,也有人熱衷於冬泳,不畏嚴寒在長江中暢遊。
甘寧自幼在江邊長大,做了十多年的水賊,這點冷水自然難不倒他。
“那麼,在諸葛亮草船借箭之際,命你帶領三百勇士,潛水突襲,務必生擒諸葛亮歸來。”
“但形勢不利時,切勿硬拚,性命為重。”
蘇晨部署完畢後,又提醒甘寧。
他擔心甘寧會像上次那樣,為達成任務而不顧自身安危。
“遵命!”甘寧拱手回應,神色嚴肅。
見蘇晨安排完畢,曹操問道:“軍師,你認為諸葛亮何時會到?”
“應該無誤,明日清晨,諸葛亮的草船定會前來挑戰。”蘇晨答道。
曹操點頭認同。
甘寧突然神色微變,似有所悟,隨即問:“軍師,為何我們不模仿諸葛亮,用草船渡江向孫權借箭呢?”
曹操與許褚亦投以關注的目光。
曹操心中也有此想法,但覺太過冒險,未曾提及。
蘇晨聞言,不禁翻了個白眼。
他確實考慮過此計,但經過深思熟慮,認為不可行,便放棄了。
麵對甘寧的詢問,他坦誠說道:“江東有周瑜,此人擅長水戰。”
“若我方派船挑戰,周瑜定會率軍迎戰。”
“周瑜一直渴望與我軍在江麵交鋒。”
“他久居江東,豈會不知霧中作戰之法?”
“草船借箭看似巧妙,實則危機四伏,稍有疏忽便可能全軍覆沒。”
蘇晨望向曹操,點了點頭。
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借箭,除了利用大霧,還得益於曹操的決策。
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謹慎,不輕率出兵。
若換夏侯惇或曹仁為帥,或許早已率軍來攻。
如此,諸葛亮也隻能無奈撤退。
但周瑜與曹操性格迥異,他毫無疑慮且極為自負。
若發現曹軍挑釁而不予以重創,便非周瑜本色。
甘寧摸著腦袋,勉強點頭,許褚也瞪大眼睛,似有所悟。
“言儘於此,大家吃喝儘興,養足精神備戰。”
蘇晨說道。
氣氛頓時活躍。
許褚與甘寧雖鬥酒,卻都有所節製,因次日有重任。
曹操淺嘗輒止,隻待諸葛亮自投羅網,將其生擒。
欲觀劉備屆時反應,定是有趣之景。
片刻後,曹操攜許褚、甘寧離去。
次日清晨,曹操早起,整裝後掀簾外望。
晨霧彌漫,營地儘籠其中,遠處帳篷隱約可見。
近處乃許褚居所。
曹操走近,見一魁梧身影匆匆而來。
“主公。”
待近前方認出是許褚。
“仲康兄!”
曹操略感驚訝。
霧中需近至數米方能辨清人影,即便對許褚亦不例外。
“今日霧氣更濃,軍師所言不假,孔明今日必來挑戰。
走,去看看。”
曹操帶著許褚趕至江邊,臨時宮殿中落座。
甘寧隨後到達,覲見曹操後,按計劃領精銳乘舟入江候命。
“報!”
甘寧方走,一信使急步入內。
“丞相,探子來報,東吳戰艦正駛近,數目不詳。”
曹操心中暗喜,麵上不動聲色:“知道了。”
“傳令全軍,即刻登舟備戰!”
曹操揮手,信使退去。
一夜等待,孔明終至。
曹操布下陷阱,欲擒孔明。
“仲康,隨我上船,觀孔明草船借箭。”
曹操笑語,攜許褚往大船行去。
登船後,文臣武將早已恭候。
見曹操,紛紛行禮。
“參見丞相。”
曹操擺手,於船艙主位坐下,眾人分列兩側,麵色凝重。
此乃大軍抵江陵後,第二次與江東對陣。
漢津口初戰大敗,眾人皆心存畏懼,唯恐再失。
於禁、毛玠麵露憂色,自蔡瑁、張允亡後,二人擔起水軍統領之責,雖不需親訓,僅指揮而已,但仍感重壓。
若此戰再敗,何以向曹操交代?
麵對江東水師,二人信心不足。
曹仁立於前,同樣嚴肅。
他負責全軍調度,今日之戰,不容有失。
“主公,兵馬皆備,諸將齊集,是否啟航?”
曹仁拱手問曹操。
“啟程。”
曹操點頭。
令下,戰船揚帆,離岸入江,至一定距離後停駐。
此行雖短,卻讓程昱、賈詡、陳群等謀士略感不適,急飲熱茶稍緩。
武將們則因體魄強健,無甚反應。
曹操輕掃一眼,眉宇間略顯憂慮,轉對曹仁言:“子孝,鐵鏈打造之事進展如何?”
曹仁回:“主公,已令各營工匠日夜趕工,三日之內必成。”
“製成後,速將船隻相連。”曹操邊說邊望向人群中的龐統。
“遵命。”曹仁應聲道。
龐統聞言,低頭思索,眼中閃過一抹喜色。鐵索連環之計已見成效,曹操命懸一線。然此事需速報江東,以備不虞。
正當龐統暗自籌謀,曹操忽而冷笑,心中默念:龐士元,且讓你得意片刻。
收斂神色,曹操正視下方,喚道:“於禁,毛玠。”
二人愣怔片刻,旋即出列行禮:“屬下在此!”
“東吳若來襲,你們可有把握?”曹操明知戰事未至,意在試探二人水軍指揮之能。
“稟丞相,我等定當竭力而戰,重創東吳。”於禁與毛玠連忙答道。
“對策何在?”曹操步步緊問,目光如炬。
霎時間,二人額上滲汗。水戰非其所長,麵對質詢,隻能勉力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