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的更漏聲穿透雨幕,沈驚鴻指尖撫過焦黑的魚骨,胎記在觸及“丙辰科“刻痕時驟然發燙。幻象中浮現貢院廢井下的青衫白骨——那書生竟將半枚魚骨刺入心口,血肉模糊的手指向北方,唇間呢喃著“長公主府“。
“第二根魚骨在明璃的妝奩匣裡。“蕭衍忽然掀開密室暗格,取出一卷泛黃輿圖。燭火躍動間,他鎖骨處的海棠刺青泛著鎏金色,與沈驚鴻腕間胎記共鳴般震顫:“二十年前科場案,每位死者心口都埋著魚骨,指向七樁皇室秘辛。“
沈驚鴻捏碎茶盞,瓷片割破掌心:“所以我是第七根魚骨?“血珠墜入《燼棠圖》殘卷,帛麵突然浮現前朝觀星台廢墟,有人抱著繈褓嬰孩在火海中疾奔——那人的玄鐵麵具下,赫然是蕭衍的眉眼。
驟雨初歇時,二人趁著夜色潛入長公主府。沈驚鴻望著廡廊下鎏金海棠宮燈,忽然拽住蕭衍衣袖:“東南角樓第三扇窗,有具屍骨被砌在牆裡。“胎記灼燒帶來的幻象中,工匠將掙紮的婢女封入磚牆,那婢女腕間係著褪色的狀元紅綢。
藏香閣內沉香繚繞,沈驚鴻用銀簪撬開紫檀妝奩的夾層。阿灼突然扯她衣袖,指著妝台銅鏡瘋狂比劃——鏡中倒映的並非他們的身影,而是二十年前的場景:未及笄的蕭明璃執筆在《南華經》上批注,朱砂字跡竟與科舉舞弊考卷如出一轍。
“小心!“蕭衍攬住沈驚鴻疾退,妝奩機關射出的毒針釘入拔步床柱。沈驚鴻趁機抽出夾層中的魚骨,骨縫裡嵌著半片染血繈褓:“這是我的生辰錦帛?“
胎記在觸碰繈褓殘片時爆出烈焰,前世記憶如洪流傾瀉:永昌三年暴雨夜,乳母抱著啼哭的嬰孩躲進貢院,追兵刀鋒斬落時,有玄甲侍衛用身體擋住利刃。那侍衛心口插著魚骨,血染紅了嬰孩繈褓上“燼棠“二字。
“原來你早知我是“沈驚鴻攥著殘片轉身,卻見蕭衍正用匕首劃開掌心。鮮血滴入青銅燭台凹槽時,整麵牆的書架轟然移開,露出密室裡堆積如山的科舉考卷,最新那疊赫然標注著“景和二十三年春闈“。
五更天的梆子敲響時,沈驚鴻在琅嬛閣地窖展開染血繈褓。阿灼捧著玉碗在旁研磨海棠灰燼,忽然指著手劄上的火漆印咿呀出聲——那印紋竟是縮小版《燼棠圖》中的撫琴仕女。
“明璃在複刻當年的科場案。“蕭衍將染毒考卷浸入藥湯,墨跡消退後顯出銀朱批注:“甲等第三名改作沈硯之門生“。他指尖輕點某個被勾畫的名字:“今科主考官,是你父親。“
沈驚鴻突然奪過火鉗,將繈褓殘片按向炭盆。火焰騰起的瞬間,胎記幻象再現:少年蕭衍跪在暴雨中,任由烙鐵在鎖骨燙出海棠烙印,國師的聲音如毒蛇嘶鳴:“成為燼棠衛,永生永世護她血脈“
“這就是你的宿命?“她徒手捏滅火焰,焦糊味混著血腥在指尖彌漫。蕭衍卻笑著展開灑金扇,露出扇骨裡藏著的半塊玉佩:“三百年前某個小公主拽走我的玉佩時,可沒問過宿命。“
晨光熹微時,貢院傳來震天鼓聲。沈驚鴻站在揭榜牆下,看阿灼用海棠胭脂在“沈硯之“三字上畫叉。胎記在觸及某個寒門學子名字時微微發燙,幻象中那青衫書生正在燭下謄寫《諫漕運疏》。
“今日之後,南梁科場再無沈氏。“她將染毒考卷擲向禦史台車駕,驚馬踏碎車轅時,漫天狀紙如雪紛揚。人群中的蕭衍執傘而來,傘麵繪著的《燼棠圖》殘卷在雨中漸漸暈染,化作她腕間胎記的形狀。
突然有禁軍衝破人群,沈驚鴻在推搡間墜向石階。蕭衍飛身相護時,她聽見利刃入肉的悶響。鮮血順著玄色衣襟滴落,在他心口綻開的海棠,與三百年前替她擋刀的侍衛傷口重疊如宿命。
“第七根魚骨“蕭衍咳著血笑出聲,將染血的玉佩塞進她掌心:“現在嵌進你命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