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驚鴻的繡鞋踏過貢院青磚時,秋海棠正沿著牆根開成血瀑。她望著明遠樓飛簷下的鐵馬,昨夜幻象中那場焚卷大火仿佛仍在耳畔劈啪作響,焦黑的紙灰混著考生血淚,將整片天空染成棠色。
“三姑娘的羅盤可指準了?“蕭衍玄色箭袖掠過她肩頭,鎏金暗紋在暮色中若隱若現。他指尖捏著半片焦糊的《燼棠圖》殘頁,正是昨夜從火場搶出的證物。
沈驚鴻將胎記貼在冰涼的鐵馬之上,前世記憶如驚雷劈入靈台——二十年前雨夜,巡考官提著染血的雁翎刀追至此處,青衫書生將染血狀紙塞進鐵馬腹腔,自己卻從飛簷墜落,在青石板上綻出海棠狀血花。
“在東南角第三匹鐵馬。“她拽住蕭衍衣袖疾奔,發間玉簪被秋風吹得錚鳴如劍。阿灼抱著木梯蹣跚追來,腰間褡褳裡鐵蒺藜灑落滿地,叮當聲驚起棲在碑亭的寒鴉。
戌時的月光透過鐵馬縫隙,照亮狀紙上斑駁字跡。沈驚鴻就著風燈細辨,朱砂寫的“丙辰科“三字被雨水暈成血色,末尾按著的海棠印鑒竟與沈家宗祠的族徽彆無二致。
“永昌三年春,臣等七十六人聯名揭發“蕭衍誦念聲戛然而止,鐵馬突然劇烈震顫。沈驚鴻腕間胎記迸出火星,映出幻象中書生被亂刀砍死的場景——那刀柄末端刻著長公主府的鸞鳥紋!
閣樓傳來瓦片碎裂聲,數十黑影如夜梟掠下。沈驚鴻將狀紙塞入懷中,反手抽出蕭衍腰間軟劍。刀光劍影中,她望見為首刺客的雁翎刀,正是幻象裡屠殺書生的凶器。
“小心右肋!“蕭衍攬她旋身避開冷箭,大氅掃翻的風燈點燃了阿灼懷中的炮仗。啞仆驚慌間擲出炮仗,爆炸聲裡竟炸出漫天金箔,混著秋海棠落英紛揚如雨。
“我的硫磺粉“阿灼哭著比劃手語,卻見刺客踩中金箔滑倒,雁翎刀劈進同伴肩胛。蕭衍趁機擲出鐵蒺藜,拉著沈驚鴻躍上碑亭:“這小啞巴倒是歪打正著。“
子時的琅嬛閣地窖,沈驚鴻用皂角水浸泡著染血狀紙。胎記在觸到“七十六人“字跡時灼痛難忍,前世記憶如潮湧來——永昌三年的新科進士,恰有七十六人被投入詔獄,獄卒用燒紅的鐵鉗在他們脊背烙上海棠印記。
“丙辰科冤魂的數目對上了。“她將複原的名單鋪在青磚上,指尖劃過“沈明修“三字時驟然僵住——這正是沈家二十年前暴斃的長房嫡子,宗譜記載他因急病死於春闈前夜。
蕭衍的灑金扇麵忽然遮住燭火,在地窖牆上投出巨大陰影:“三姑娘可知,令兄當年是提著人頭進的貢院?“他自暗格取出血玉扳指,內壁刻著細若蚊足的“丙辰魁首“。
沈驚鴻的胎記突然騰起烈焰,幻象中浮現兄長將狀紙吞入腹中的場景。她踉蹌扶住石壁,喉間泛起血腥氣:“他們他們逼兄長當替罪羊?“
“是令尊親手將毒酒端給他。“蕭衍的鳳眸在暗處泛著鎏金色,像極了那夜池中倒映的弦月:“沈家需要死人閉嘴,更需要活人頂罪。“
五更天的梆子響徹街巷時,沈驚鴻攥著血玉扳指推開宗祠的門。三百沈氏先祖的牌位森然林立,最高處供著鎏金海棠紋的族徽。她將扳指按進供桌暗槽,地磚轟然洞開,露出條通往地宮的密道。
搖曳的鯨油燈照見壁上血書,密密麻麻全是“丙辰“二字。沈驚鴻的胎記在觸到血書時灼如烙鐵,前世記憶如利刃剖開真相——二十年前,沈家為攀附長公主,將親子的頭顱製成“舞弊證據“,換來今日的滿門榮耀。
密道儘頭傳來鐵鏈拖曳聲,蓬頭垢麵的老者蜷在玄鐵籠中,腳踝鎖著刻有海棠紋的鐐銬。他抬頭露出與沈硯之七分相似的麵容時,沈驚鴻手中的風燈驟然墜地:“祖父?“
老者喉間發出嗬嗬聲響,用指甲在青磚上刻出“丙辰“血字。沈驚鴻顫抖著觸碰鐐銬,胎記讀取的記憶卻讓她如墜冰窟——這位“暴斃“多年的沈老太爺,竟是當年科舉案的主審官!
天光破曉時,沈驚鴻將染血的《燼棠圖》殘片投入香爐。灰燼盤旋成七十六個模糊人影,對著她齊齊作揖。阿灼慌張比劃著說長公主車駕已至街口,蕭衍卻倚著門輕笑:“三姑娘可聽過,燼棠花開時,冤魂能重寫命簿?“
沈驚鴻望向窗外如血的海棠,將血玉扳指戴在拇指:“那便讓這把火,從沈家開始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