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微光漸漸淡去,天色暗了下來,我從椅背上直起身子,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脖子,目光再次掃過辦公室裡那堆“神棍裝備”。《易經》、《推背圖》這些書擺得整整齊齊,雖然我壓根沒仔細讀過,但好歹能唬人不是?創業的第一步已經邁出,可接下來怎麼把“排憂解難店”這塊牌子打出去,成了我腦子裡繞不過去的坎。
坐在桌子前,我打開手機,盯著朋友圈裡那條自導自演的宣傳動態,點讚數倒是有了幾十個,可真正私信詢問業務的,一個都沒有。評論區裡全是“哈哈哈,真有這麼神?”“卓哥,幫我看看明天啥運勢唄!”這種調侃的話,看著就讓人頭大。我靠在椅子上,長歎一口氣,喃喃自語:“這年頭,連騙子都比我有市場,咋就沒人信我呢?”
不行,光靠熟人介紹和朋友圈刷屏,壓根不夠看。我得換個路子,把宣傳範圍擴大,再整點新花樣出來。腦子裡一閃而過“網絡營銷”這四個字,我猛地坐直身子,眼睛一亮:“對啊!現在誰不上網啊?小紅書、閒魚、qq群,這些不都是現成的流量池嗎?隻要能把人吸引過來,還怕沒生意?”
說乾就乾,我立馬掏出手機,開始研究起各大平台的套路來。第一個目標鎖定小紅書,這地方年輕人多,尤其是情感問題多得跟開了水龍頭似的,簡直就是我的精準用戶群。我咬著牙,掏出五萬塊錢,感覺心都在滴血,這可是我身上最後一塊肉啊!可這年頭,連路邊乞丐都用二維碼收款了,不搞點網絡推廣,怕是連西北風都喝不上熱乎的。
我注冊了個賬號,id起名叫“知心姐姐”,頭像直接上網找了張清純美女照片,簡介寫得玄乎其玄:“你的心事,我能聽見;你的困惑,我能解開。”光看這簡介,活脫脫一個情感導師的架勢。注冊好後,我開始瘋狂加好友,專挑那些發動態抱怨感情受挫的,什麼“老公總加班不回家”“曖昧對象突然消失”“男朋友和前女友還有聯係”,這些關鍵詞一出現,我就跟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似的,光速點“申請好友”。
加了人還不夠,我得主動出擊,每天絞儘腦汁發動態。今天寫一篇“左眼跳財右眼跳愛,你猜我跳的是啥?”配圖是一張自己手寫的毛筆字,裝得跟真有文化似的。明天再整一篇“你的心事,或許我能聽見”,文案裡夾雜著點神秘色彩,搞得跟下蠱一樣。為了擴大影響力,我還咬牙充了幾千塊錢買推廣,結果帖子點擊量跟坐火箭似的蹭蹭漲,幾天下來,閱讀量直接破了三十萬,看得我心花怒放,覺得自己簡直就是營銷天才。
可高興沒兩天,問題就來了。那些在評論區喊著“姐姐救我”“姐姐好神”的網友,一提到付費谘詢,立馬消失得比見了丈母娘跑得還快。有人甚至直接回我:“你這麼神,能算出我啥時候發財嗎?算出來我就給錢!”我盯著手機屏幕,氣得差點沒把手機摔了,嘴裡嘟囔著:“算你個頭!當我是算命機啊?”
小紅書這邊碰壁,我沒氣餒,轉頭又把目光投向了閒魚。這地方是二手交易的寶地,可不隻是賣東西,也能賣服務啊!我絞儘腦汁寫了個商品描述:“神秘解惑服務,專治各種生活疑難雜症,看透人心不是夢!”為了增加可信度,配圖選了張塔羅牌的圖片,背景還特意了一點紫色星光,弄得跟真事兒似的。發布完商品,我每天蹲在熱門話題下瘋狂輸出,跟人聊寵物走失、情感糾紛,啥話題火我就往哪鑽,硬是把賬號等級從“青銅”混到了“白銀”,曝光量倒是漲了不少。
可結果呢?谘詢的人一聽要收費,不是說“再考慮考慮”,就是直接玩失蹤。有個買家跟我聊了半小時,語氣特彆認真,問東問西的,我還以為這單穩了,結果最後來一句:“我還是去廟裡燒柱香吧,至少看得見煙。”我當時就氣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盯著手機屏幕,恨不得隔著網線過去給他一拳,嘴裡忍不住吐槽:“燒香?燒香能幫你找到貓嗎?能幫你抓小三嗎?”
閒魚這邊也不行,我又把戰場轉移到了qq群。這地方簡直就是個大雜燴,啥樣的人都有,從“塔羅占卜愛好者群”到“職場吐槽大會”,我一口氣加了幾十個群,白天黑夜地泡在裡麵。白天在群裡聊星座運勢、職場潛規則,時不時甩出幾句金句,比如“有些人表麵風光,背地裡卻藏著見不得光的秘密”,把群友逗得哈哈大笑,氣氛一熱,我就瞅準時機開始“釣魚”:“最近有朋友找我幫忙看感情,結果發現好多隱藏真相,想知道咋回事,私聊我唄!”文案發出去,我坐在電腦前,滿心期待等著人來找我。
可等了半天,群裡倒是熱鬨得不行,大家紛紛接話:“啥真相?快說來聽聽!”“大師,你這麼厲害,幫我算算彩票號碼唄!”可真正私聊我的,一個都沒有。我盯著屏幕,氣得直拍桌子,心裡暗罵:“一群人就知道圖個樂,咋就沒一個願意掏錢的呢?”
網絡營銷這路子,看似風生水起,可實際上卻像是竹籃打水,場場空。我每天對著手機和電腦,眼睛都快熬成熊貓眼了,手指在鍵盤上敲得飛快,腦子裡全是各種文案和套路,可就是沒一個人真正下單。閒得發慌的時候,我窩在辦公室裡,對著書架上的《易經》發呆,看倪海廈的視頻看到打瞌睡,甚至在各大論壇瘋狂潛水,恨不得在腦門上貼個“接業務”的字條。
有一次實在閒得沒事兒乾,我站在辦公室裡,對著空氣演練話術,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嘴裡念叨著:“你的困惑,我早已看穿,告訴我你的煩惱,我自有辦法幫你解開……”正說得起勁,門突然被敲響了,我一愣,趕緊收起那副神棍模樣,打開門一看,是個送外賣的小哥。他盯著我,眼神裡寫滿了“這是個啥人”的疑惑,嘴裡卻啥也沒說,遞過外賣就走了。我接過餐盒,尷尬地摸了摸鼻子,心想:“完了,這小哥八成覺得我腦子有問題。”
關上門,我坐在桌子前,一邊拆著外賣,一邊自嘲地笑:“老卓啊老卓,你這是創業呢,還是演戲呢?再這麼下去,怕是連飯都吃不起了。”可笑歸笑,我心裡還是不甘心,總覺得隻要再努把力,說不定哪天就能等到個“冤大頭”客戶。
其實,我也想過主動出擊,可總不能站在大街上舉個牌子喊“專業神棍在線解惑”吧?更不能隨便用神識窺探路人隱私,萬一被當成變態抓起來,公司還沒開張我就得先“開張”進局子了。思來想去,我還是老老實實窩在辦公室裡,繼續在網上“狗”著,期待著哪天能撞上好運。
當然,腦子裡也不是完全沒彆的想法。我一直惦記著靈修中心那塊“肥肉”。那些被洗腦的女性背後,是無數焦頭爛額的家庭,隻要能幫他們救人,妥妥的都是大客戶。可一想到靈修中心那些陰森森的畫麵,還有背後可能存在的某些神秘勢力,我心裡就直打怵。畢竟現在公司賬上還有點餘糧,能多撐一天是一天,真要到了山窮水儘的地步,再去碰那塊硬骨頭也不遲。
我摸著書架上的《推背圖》,手指摩挲著那泛黃的書頁,嘴裡嘟囔著:“老卓啊,創業這路子,可比你想的難多了。網上這一套,怕是還得再琢磨琢磨,找找突破口。”說著,我又坐回電腦前,打開小紅書後台,看著那幾十萬的閱讀量和零谘詢的現實,咬了咬牙,暗自下定決心:“沒關係,慢慢來,總有一天,我得讓‘排憂解難店’這塊牌子火起來!”
接下來的幾天,我開始調整策略。小紅書上,我不再一味地發玄乎其玄的文案,而是試著寫點更貼近生活的故事。比如發了一篇“閨蜜老公出軌,我幫她揪出真相”的長文,內容半真半假,寫的全是“如何通過細節發現渣男”的乾貨,最後再引導讀者私聊我谘詢。這篇帖子發出去,點讚和評論果然比之前多了不少,甚至還有幾個女生主動私信我,問:“姐姐,你咋發現的?能教教我嗎?”我一看有戲,趕緊回複:“方法很簡單,但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私聊我詳細說吧。”可一提到收費,對方又開始支支吾吾,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閒魚那邊,我也沒閒著,新增了幾條“服務套餐”,比如“情感谘詢基礎版”“疑難問題深度分析”,價格從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試圖用低價吸引客戶。結果還是老樣子,瀏覽量不少,成交量為零。有人甚至在評論區直接問:“幾十塊能乾啥?能幫我把老公的心找回來嗎?”我看著這話,哭笑不得,心想:“幾十塊我還能咋地?總不能真給你變個老公出來吧!”
qq群裡,我也換了套路,不再明目張膽地推銷,而是先混熟了再下手。每天在群裡跟大家聊得熱火朝天,從星座運勢到職場八卦,我啥都能接上兩句,漸漸地混成了群裡的“活躍分子”。有次群裡有個女生吐槽男朋友最近老是冷暴力,我立馬抓住機會,私聊她:“妹子,我看你挺苦惱的,要不我幫你分析分析?有些事,男人藏得再深也能看出來。”她一開始還挺感興趣,跟我聊了半天,可一說到付費,她又開始猶豫,最後來句:“我再想想吧,謝謝你啊。”我盯著對話框,氣得直搖頭,可也沒辦法,隻能繼續蹲著,等下一個機會。
就這樣,我每天在網上“耕耘”著,像個辛勤的農民,可播下的種子卻遲遲不發芽。辦公室裡,我時不時抬頭看看牆上的“誠信經營”牌匾,心裡五味雜陳。這牌匾雖然是十塊錢買的,但它代表的是我對這家小店的期望啊!可現實卻一次次給我潑冷水,讓我忍不住懷疑:“老卓,你這能力,真能變成生意嗎?還是說,這條路從一開始就走錯了?”
可懷疑歸懷疑,我還是沒打算放棄。每天晚上,我窩在辦公室裡,盯著手機屏幕,手指在鍵盤上飛舞,繼續發帖、評論、加好友,像個不知疲倦的機器人。窗外的夜色越來越濃,路邊的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照在我的臉上,我咬著牙,嘴裡喃喃自語:“再堅持堅持,總會有轉機的。客戶不來,我就去找客戶,生意不來,我就去搶生意!這‘排憂解難店’,我非得把它乾起來不可!”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的網絡營銷之路依舊磕磕絆絆,但我的鬥誌卻沒被磨滅。每天早上醒來,我都會站在鏡子前,給自己打氣:“老卓,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客戶就在前麵等著你,衝啊!”說完,我咧嘴一笑,雖然笑容裡帶著點無奈,但更多的是不服輸的勁頭。創業這條路,注定不會平坦,可我既然選擇了,就得咬牙走下去,哪怕前麵是刀山火海,我也得闖一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