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刷短視頻,帝王集體破防了! > 第68章 這是人乾的事嗎?!削藩可以!但這樣簡直是逼宮自焚啊!

第68章 這是人乾的事嗎?!削藩可以!但這樣簡直是逼宮自焚啊!(1 / 1)

推荐阅读:

朱元璋的兒子非常多,幾乎都被封為藩王。

這些王爺中,有不少行為怪異,做事毫無下限,毫無人倫道德可言。

所以,這類藩王被收權、削爵——

也沒人會心疼,甚至老百姓還會鼓掌稱快。

可朱柏卻不同於那些隻會胡鬨的兄弟。

他平日裡的興趣無非是寫寫毛筆字,陪陪夫人。

偶爾研究點煉丹之術,從未做過什麼讓人詬病的勾當。

況且當時的湘王朱柏尚無子嗣,等於是沒有後人繼承,談不上什麼勢力威脅。

可即便如此,朱允炆依然容不下朱柏!

朱柏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二個兒子,生母是胡順妃。

胡順妃的父親原本是陳友諒的部下——

後來扛不住朱元璋的攻勢,主動獻城歸降,才成了明朝臣子。

因為出身投誠之門,所以他自然進不了朱元璋的嫡係核心圈。

後來胡惟庸案爆發,這位嶽父也順勢被一同清除出局。

父親下場如此,胡順妃的地位自然也就不高。

這也就決定了朱柏在皇子當中,並不起眼,算是個邊緣角色。

不過朱柏自己還是蠻爭氣的。

史料中稱他“年少姿貌出眾,及長聰敏”,也就是說長相俊秀,天資聰慧。

朱柏自幼就熱愛讀書,書法繪畫的造詣尤其突出。

正因如此,才漸漸獲得了朱元璋的喜愛與青睞。

每當老朱賦詩一首,都會叫朱柏來幫他落筆謄寫。

而且朱柏並非隻有文才,他的武藝也極為了得。

臂力非凡,尤善左右開弓,力敵千鈞。

在朱元璋眼裡,朱柏無疑是那種文武雙全、儀表堂堂的優質兒子。

老朱不疼他才怪呢!

而且不隻是父皇寵他,一眾兄長也都對這個十二弟十分喜愛。

尤其是朱棣,與朱柏的兄弟情誼最為深厚。

要放在今天來說,朱柏幾乎就是一家人的“團寵”。

儘管後來朱允炆與朱棣都自稱太祖最看重他們。

但實際上,朱元璋和朱柏的父子感情,才是真正的深情厚意。

朱柏十五歲時準備赴封地上任,臨行前朱元璋親自為他係上玉帶。

而他告彆之時並沒有轉身,而是倒著退出去的。

朱元璋問朱柏為何如此?

朱柏答曰:“君父不可背。”

意思是,作為臣子和兒子,不應在告彆時背對皇帝而去。

朱元璋聽後,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朱柏到藩地後,也與那幫荒唐王爺截然不同。

他不搞權謀,也不殘害百姓。

平日依舊保持著讀書、習武的規律生活。

有一次,常德地區的叛亂軍突襲荊州,朱柏甚至親自掛帥出征,將其徹底平定。

作為內地的荊州並不像塞北邊防那樣戰事頻繁,朱柏的政務相對輕鬆。

所以閒暇時他唯一的消遣,就是修煉仙道,研究丹藥之術。

有趣的是,日後大明朝那位頗有名望的道家皇帝,居然也來自荊州。

看起來,這癖好倒像是當地特色。

除此之外,朱柏乾得最靠譜的一件事,就是安心陪夫人育兒傳宗。

原因也簡單——他至今無後。

這個湘王,從來沒出過亂子,品行端正,氣質溫和。

但就是這樣一個幾乎無瑕的親王,卻成了朱允炆刀下首輪削藩的對象。

第一批目標:周王、齊王、代王、岷王,以及朱柏。

前四位藩王要麼行為乖張,要麼能力低劣,清理他們不算讓人意外。

可湘王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朝廷為了讓行動名正言順,硬是扣了個“私鑄紙鈔”的罪名。

然而,這個指控實在太勉強。

眾所周知,大明的貨幣製度本就一團糟。

尤其洪武年間,老朱打仗行,但經濟方麵一塌糊塗。

鈔票濫印到爛大街,貶值得比廢紙還沒用。

永樂年間,寶鈔幾近作廢,擦個桌子都嫌粗糙。

朱柏若是真缺錢,有的是生財之道,根本不必乾這種賠本買賣。

印張寶鈔可能還不如買張白紙劃算。

因此,這個莫名其妙的罪狀——

在其他宗王眼中簡直就是建文帝刻意為難朱柏的借口。

罪名一出,朝命即下,朱允炆派兵南下,圍困荊州王府。

手持聖旨的軍士奉命緝拿朱柏,可湘王卻拒不就範!

此時。

天幕畫麵中——

“本王承高皇帝之血胤,豈能受辱於傖徒!!”

他一把火點燃王府。

隨後,穿著王服的朱柏策馬衝入烈焰,與王妃一同赴死。

這是被逼迫的絕路,可朝廷卻將其定為“畏罪而亡”。

更過分的是,事後還追諡其號為“戾”。

湘王無後,爵位取消。

朱柏的身死,在宗室中激起軒然大波。

他素來口碑極佳,建文連這種好王都殺了,剩下的那些“問題兄弟”還能不恐懼?

更何況,朱柏膝下無嗣,爵號直接作廢,這令其他有子的宗親如何自處?

朱柏一死,滿朝心寒。

要知道,他可是所有人眼中的“親王寶”,他死得太冤太慘。

再說,他和朱允炆情分極深。

自幼便關係親厚,連“好兄弟”都下得去手,其他藩王還能指望寬容?

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聽到十二弟死去,勃然震怒!

……

北平府中。

“四位親叔接連被廢,連手段都一樣。”

“這小皇帝,還真下得去手。”

朱棣雖然身處北地,但耳目靈通。

建文登基後,迅速削掉四位王爺。

對這四個弟弟的削藩,朱棣心裡雖不爽,倒也沒太激動。

畢竟他也清楚,這幾位當中確實不乏“奇人異事”。

李世民不也有個李元吉?

削就削了,至少沒取性命。

可當得知朱柏縱火殉死的消息,朱棣當場握折痛哭!

“十二弟……”

“湘王……竟賜‘戾’諡……”

他攥著那份折子,指節泛白,整個人都在顫抖。

朱柏素來與他最親,高祖皇帝也格外疼愛這個乖巧孫兒,結果建文卻鐵心動手!

“親弟一命嗚呼,竟還被抹黑至此!”

朱棣眼眸猩紅,憤怒仿佛要噴薄而出。

這件事,直接點燃了大明朝堂下的暗火!

宗王們紛紛異動:寧王獻馬三千,卻暗援燕軍;

遼王請求減俸,卻轉運軍糧至通州;

穀王將質子送京,卻開了宣府通道;

六成藩兵被調入京師,送往北平的密信卻連番翻倍。

朱柏之死兩月後。

靖難之戰,爆發!

……

寂靜無聲!!!

各朝皇帝看到朱允炆的這波操作,一個個看傻了。

這是人乾的事嗎?!

削藩不是稀罕事,但這樣搞簡直是逼宮自焚啊!

你整那些“奇葩親王”還能理解,百姓或許還能鼓掌叫好。

可朱柏呢?

既無軍權,又無後代,還人品端方、為人寬和,是個不折不扣的團寵!

這種人你也要搞?

這不是往火山口丟雷管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