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秉文站在食品廠簡易辦公室門口,透過玻璃窗看著這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內心卻如同繃緊的琴弦,沒有絲毫輕鬆。
上麵千根線,下麵一根針。
糖水產品方案、生產工藝流程、原料供應、臨時工招聘與培訓、四個攤位的布局規劃裝修
來自各方的信息、決策,如同千萬根縱橫交錯的絲線,最終都必須準確無誤地彙總到產品這根針上。
隻有產品質量不出問題,才能保證“陳記糖水”在維園年宵成功亮相。
而在這無數條線中,最關鍵也最敏感的一條,無疑是食品安全這條。
經過林督察的刁難事件,陳秉文深知在魚龍混雜、媒體目光聚焦的年宵市場,任何一點關於食品衛生的風吹草動都足以摧毀他苦心經營的一切。
現在的陳記糖水才剛剛起步,經不起任何食品安全問題的風浪。
所以,在維園年宵市場還沒正式開始前,他要主動出擊,拿到一個具有絕對公信力、無可辯駁的權威證明,一份由衛生署出具的《產品檢驗合格報告》。
“阿海!”陳秉文招呼道。
正在核對生產記錄的高振海立刻放下文件夾走了過來。
“下午陪我去一趟衛生署東區分處。”
高振海一愣:“文哥,去衛生署?不是才查過沒多久”
“查過是查過,那是他們查我們。”陳秉文意味深長的笑了笑,“這次,是我們請他們查。
我要一份白紙黑字的產品合格報告,作為我們在維園年宵的‘通行證’和‘護身符’。”
高振海立刻明白了陳秉文的深意,佩服的說道:“明白了!有官方的報告,那些想使壞的,就得掂量掂量了!”
衛生署東區分局。
“陳生,你的食品廠不是剛剛才接受過我們的例行檢查嗎?怎麼這才過去幾天,又要申請檢查?而且還是主動委托檢驗?”馬督察特意在主動二字上加重讀音,仿佛在確認自己沒聽錯。
這個年代,不管是食品加工廠還是家庭作坊,對於衛生署的檢查,老板們的普遍態度是能躲則躲,實在躲不過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被查出點什麼問題來罰款、整改甚至吊銷牌照。
像陳秉文這樣,前腳剛應付完一場堪稱刁難的檢查,後腳就主動找上門來,要求衛生署再進行一次更嚴格、更全麵、並且需要支付不菲費用的官方委托檢驗,這種行為簡直是聞所未聞!
這簡直就像是自己花錢請人來“找茬”。
“馬督察,正是因為上次檢查,我們才更深刻地認識到食品安全必須時刻繃緊,不能有絲毫鬆懈。”
陳秉文臉上沒有絲毫慌亂,反而帶著一種鄭重和坦誠,“這次主動申請委托檢驗,不是因為我們心虛,恰恰相反,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產品的品質有絕對的信心!
我們相信,經得起最嚴格檢驗的產品,才能贏得最廣泛的信任。”
“維園年宵,無數市民扶老攜幼前來。在那樣人潮湧動、媒體聚焦的環境下,任何一點關於食品安全的疑慮,都可能被無限放大,造成無法挽回的信任危機。
我要用最具權威、最無可辯駁的方式,向所有即將光顧我們檔口、品嘗我們糖水的市民證明:陳記的每一碗糖水,每一樣食品,從原料到成品,都經得起最挑剔的目光和最嚴格的科學檢測!
衛生署出具的《產品檢驗合格報告》,就是我們陳記糖水最好的品質宣言,是我們進軍維園年宵最硬的通行證!
更是我們抵禦一切風浪、保護消費者和我們自身聲譽的護身符!”
陳秉文一口氣說完,辦公室內再次陷入短暫的寂靜。
馬督察臉上的驚訝已經完全被一種深沉的思索所取代。
實在是陳秉文的做法和思路太清晰,太有戰略眼光了!
主動尋求官方權威背書,將檢驗報告轉化為營銷和防禦的雙重武器,這完全超出了大多數老板的思維範疇,這分明是深諳市場規則和品牌塑造之道的商業頭腦!
“陳生,”馬督察緩緩開口,語氣中不自覺帶上了一絲由衷的敬佩和欣賞,“你的想法非常有遠見。這份魄力和自信,放眼整個港島的食品行業,都是獨一份的清醒。”
他話鋒一轉,帶著一絲善意的提醒,“但是,陳生,委托檢驗的檢測結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正式文件,一旦”
他沒有把話說完,但陳秉文瞬間秒懂。
那就是萬一檢測不合格,就是自取其辱,就要承擔該承擔的後果。
“馬督察!”陳秉文沒有絲毫猶豫,斬釘截鐵地接話道:“我們陳記的產品,隻會有一種結果,完全符合食品衛生安全標準!
我不是來賭運氣的,我們是來拿結果的!這份報告,我們陳記,誌在必得!”
這份斬釘截鐵的自信,如同一聲洪鐘,重重敲在馬督察的心坎上。
他見過太多麵對檢查時唯唯諾諾、試圖蒙混過關的廠商,像陳秉文這樣主動“求錘”、還如此篤定結果的,絕無僅有!
這份底氣,要麼是狂妄無知,要麼就是對自己從原料到工藝再到品控的每一個環節,擁有絕對的掌控力!
聯想到上次檢查時陳記廠區表現出的遠超同行的規範和剛才陳秉文條理清晰、直指核心的闡述,馬督察心中徹底被陳秉文征服了。
更重要的是,陳秉文的舉動,極其巧妙地契合了衛生署在林督察事件後亟需重塑公信力、樹立行業正麵典型的迫切需求。
一個主動要求最嚴格檢驗、並且信心十足的食品企業,不正是衛生署監管工作的完美樣板嗎?
這對於改善衛生署在公眾和媒體眼中的形象,意義重大!
“好!”馬督察猛地一拍桌子,臉上露出了真切的欣賞之色,甚至帶著一絲遇到同道中人的興奮,“陳生這份擔當、這份對品質的極致追求和對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確實令人刮目相看!有遠見,更有大格局!衛生署會全力支持這種主動自律的企業行為!”
二月一日清晨六點,維多利亞公園。
清冷的晨霧尚未散儘,但陳記糖水四個紅底金字、統一設計的檔口前,已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陳秉文站在檔口前,深吸了一口有些清冷的鹹濕空氣,心裡微微有些興奮。
經過近十天的連軸轉,此刻終於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刻。
工人們身著印有“陳記糖水”標識的嶄新圍裙,動作麻利地做著最後的準備。
散發著濃鬱香氣的陳皮紅豆沙、芝麻糊、杏仁茶,金黃色的鹹水角、酥脆的油角仔,熱氣騰騰的馬拉糕、白糖糕、咖喱魚丸。
統一的視覺形象、整潔的環境、撲鼻的香氣,瞬間吸引了最早一批進入維園、準備布置年花攤位的商販和晨練市民的目光。
今天是維園年宵開市第一天,為了打響陳記糖水全麵推向市場的第一炮,陳秉文親自坐鎮維園年宵現場。
“阿文!”見到陳秉文過來檢查準備工作,高振海緊張搓著手。
他負責統籌二號和三號檔口,第一次管理這麼多人,應對這麼大的場麵,大腦已經一片空白。
“穩住,阿海,你沒問題的!”陳秉文拍了拍他的肩膀,給他加油打氣。
“按我們事先商量好的來。記住服務態度要好,分量絕不能短斤缺兩!陳記的招牌,就看今天這第一仗了!你行的!”
感受到陳秉文手掌傳來的力量和話中的信任,高振海深吸一口氣,重重的點頭,“明白!我一定不讓你失望。”
七點整,維園年宵市場正式開市!
眾多港島市民扶老攜幼,從各個入口湧入維園。
很快,人潮開始湧動。
陳記糖水檔口散發出的香氣,在這清晨的微寒中,吸引了大量遊客。
“好香啊!媽咪,我想食糖水!”一個小女孩拽著母親的手,眼睛直勾勾盯著油鍋裡翻滾的鹹水角。
“咦?陳記?是不是報紙上登的那個?”
“夥計,來碗紅豆沙,加兩個鹹水角!”
“我要芝麻糊套餐!”
“”
僅僅開市十分鐘,四個檔口前就排起了長龍。
工人們分成幾個小組,動作迅速,配合默契。
陳秉文親自在一號檔口坐鎮,他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隨時調度。
“陳記秘製糖水!紅豆沙暖胃,芝麻糊潤肺,新鮮炸嘅鹹水角脆卜卜!行年宵,飲陳記,甜甜蜜蜜行大運咯!”
夥計們一邊忙活,一邊吆喝。
自從1960年舉辦第一屆維園年宵以後,過年逛年宵市場成為港島市民的傳統。
除了維多利亞公園,旺角、深水埗同樣設有年宵市場。
但人數及熱鬨程度,都遠遠達不到維園年宵萬分之一。
港島市民遊年宵市場買年花,圖的就是新年討個好彩頭。
夥計們的吆喝聲讓遊年宵的市民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過來。
四個陳記糖水檔每個檔口都擠滿了人。
夥計們額頭冒汗,動作不敢有絲毫停歇。
“一號檔,紅豆沙快要賣光了!”
“三號檔,鹹水角快賣光了!”
“四號檔,找零不夠了!阿海,把備用零錢箱送過去!”
“二號檔排隊太長,引導部分客人去三號檔!”
陳秉文在四個檔口間快速穿梭,哪裡隊伍太長,他立刻過去引導分流。
哪裡原料告急,他還要聯係食品廠火速補貨。
哪裡夥計忙不過來,他挽起袖子就上去幫忙盛糖水、收錢。
正午時分,四個檔口人流達到了第一個高峰。
四個檔口的夥計們忙的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見此情形陳秉文果斷下令:“輪班!每組十五分鐘,吃飯喝水上廁所,快進快出!”
同一時間,長沙灣道38號陳記食品廠。
鐘強指揮眾人不停的將生產出來的糖水,裝進保溫桶。
作為陳秉文指定的技術負責人,他不但要按照年宵市場實際銷售情況,實時調整生產的糖水品種。
還要隨時盯著廠裡的設備,確保這些設備正常運行。
一桶桶滾燙的糖水、一筐筐金黃酥脆的點心裝上食品運輸車,爭分奪秒地穿梭於長沙灣道和銅鑼灣之間,確保檔口供應不斷檔。
人流一波接著一波。
傍晚華燈初上,維園內亮起各色彩燈,陳記糖水的四個檔口也迎來了一天中人流最高峰。
陳記糖水的檔口前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包括陳秉文在內,夥計們早已全身濕透。
時間在忙碌中飛逝。
當維園彩燈在午夜十二點熄滅,廣播裡傳來年宵市場第一天結束的通知時,喧囂了一天的維園才漸漸安靜下來。
“收工!清點貨物,打掃衛生!”陳秉文的聲音也帶著沙啞,但依舊沉穩有力。
他親自監督最後的收尾工作。
直到最後一個檔口打掃乾淨,陳秉文才帶著高振海以及幾個夥計,押運著空桶和四個裝滿現金的鐵皮錢箱返回長沙灣道的食品廠。
陳國富和汪巧珍早已焦急地等在那裡,廠裡燈火通明,白班的工人們也都沒走,所有人都想知道這破釜沉舟的第一天,戰績究竟如何!
食品廠辦公室內。
一張長條桌被清理出來,四個沉甸甸的鐵皮錢箱被依次打開。
瞬間,堆積如山的鈔票和硬幣傾瀉而出。
港幣十元、五元、二元、一元的紙幣,五毫、兩毫、一毫甚至一仙的硬幣,混雜在一起,在燈光下形成了一座色彩斑斕的小山。
“嘩……”倉庫裡響起一片壓抑不住的驚歎聲。
陳國富瞪圓了眼睛,嘴唇微微哆嗦。
汪巧珍捂住嘴,眼眶瞬間就紅了。
高振海、鐘強等人更是看得呼吸都急促起來。
他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堆在一起!
“開始清點!”
陳秉文深吸一口氣,第一個挽起袖子坐下。
到底之前一段時間的努力取得什麼樣的成果,馬上就能見分曉。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小山般的錢堆逐漸被整理、分類、清點。
足足用了一個小時,清點工作才接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