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模型帶我橫掃異界殖民者 > 晨光熹微·新城崛起·悉尼新篇

晨光熹微·新城崛起·悉尼新篇(1 / 1)

推荐阅读:

悉尼港的硝煙尚未散儘,海風裹挾著焦糊與血腥的氣息,拂過斷壁殘垣。胡泉挺立於旗艦“致遠號”的艦橋之上,晨曦初破,薄霧如紗,卻遮不住他目光如炬,穿透朦朧,凝視著灘頭。水兵們正以雷霆萬鈞之勢登陸,步伐堅定而迅疾,紀律嚴明,仿佛一枚枚精密的齒輪,咬合著,推動著名為“勝利”的沉重巨輪,碾過殖民時代的殘骸,轟然向前。胡泉深知,昨夜海上的輝煌,不過是這出曆史大劇的序幕。真正的挑戰,關乎人心、土地與未來的較量,將在腳下這片飽經滄桑的陸地上書寫。

水兵們迅速控製了悉尼城的關鍵命脈:巍峨的政府大樓,昔日殖民權力的象征,如今插上了龍紋藍底旗;信息流轉不息的通訊中心,成為新秩序的神經中樞;充盈著物資的倉庫,則成了滋養新生的糧倉。他們的行動迅捷如電,卻又帶著一種克製的仁慈,讓原本蜷縮在窗後、眼中充滿惶恐的悉尼居民,漸漸放下了緊攥的窗簾。他們開始意識到,這些踏浪而來的鋼鐵戰士,並非新的征服者,而是帶來變革火種、砸碎舊枷鎖的解放者。

占領甫定,胡泉立即召集十位艦長,於臨時征用的市政廳議事。室內氣氛凝重而熱烈,如同風暴前的海麵,暗流洶湧。各種意見如礁石碰撞,激起思想的浪花:有主張以鐵血手段徹底清洗約翰國殘餘,不留後患;有提議在城外荒野另辟天地,築起艦隊的大本營與新興工業的心臟,遠離舊城的紛擾;有傾向於維持現狀,以穩為上,減少衝突;還有的則力主賦予居民自治權,以潤物無聲之姿,逐步滲透新的管理體係。

胡泉端坐首位,眉頭緊鎖,仿佛一位正對著未鑿璞玉的雕塑大師,每一道皺紋都刻印著千鈞重負的思慮。他深知,此間一言一行,皆非兒戲,每一個決策都將如刻刀般,深深鐫刻在悉尼城乃至整個袋鼠國的命運碑石之上,影響深遠,關乎致遠艦隊的存續,更關乎這片土地的未來走向。

“司令,”一位素以穩健著稱的艦長緩緩開口,聲音帶著海風般的沉靜,“當務之急,在於安定人心。我以為,可暫留約翰國舊有管理框架,取其熟悉本地之利,如此既能迅速撫平動蕩,又可避免不必要的衝突與消耗。”他目光掃過眾人,帶著審慎。

“此言差矣!”另一位性情剛烈的艦長霍然起身,聲如洪鐘,“破舊方能立新!城外新區,非僅為艦隊立足之地,更是我致遠力量與決心的昭示!當以此為新基,築我工業心臟,讓世人皆知,袋鼠國已非昨日之袋鼠國!”他手指窗外,仿佛已見新城拔地而起。

胡泉靜默地聽著,目光深邃如淵。他心中那幅藍圖愈發清晰:直接接管舊城,猶如在未愈的傷口上動刀,恐引發劇烈反彈;而完全脫離舊有體係,則如同在廢墟上憑空造樓,根基不穩,易生管理真空。權衡利弊,一個兼顧現實與未來的方略在他心中成型。

“諸位,”胡泉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間壓下了所有議論,“我意已決。悉尼舊城,暫沿用約翰國管理之製,然需嚴加監管,確保其權柄用於服務人民,而非魚肉百姓。此乃權宜之計,以穩民心。”他頓了頓,目光投向窗外廣袤的荒野,“同時,於城外擇吉地,規劃新城!此城,將是我致遠艦隊之根基,軍事堡壘之所在,工業心臟之所係,更是袋鼠國未來之希望!”他手指重重敲在桌案上,“新城之內,軍營、兵工廠、民用工坊、民宅、市集,一應俱全,務求自給自足,繁榮昌盛!”

此策一出,多數艦長眼中閃過認同的光芒,他們看到了胡泉的務實與遠見。會議散去,胡泉並未停歇,他深知,艦隊的鋒芒需有堅實的工業脊梁支撐。他獨坐案前,桌上鋪滿了致遠級巡洋艦所需的產業鏈圖紙與微縮模型。燈光下,他的身影顯得格外專注。

建造一艘致遠艦,非一日之功,更非一廠之力。它需要的是一個縱橫交織、血脈相連的龐大工業體係:

鋼鐵脊梁:高爐需日夜吞吐礦石,熔煉出千錘百煉的鋼水,鑄就艦體龍骨、炮塔鐵甲,銅、鋁等有色金屬亦不可或缺,它們將化為艦艇的神經與血脈。

澎湃之心:蒸汽鍋爐需如巨獸般咆哮,將熱能轉化為磅礴動力;精密的蒸汽機,則是驅動這海上堡壘前行的強勁心臟。

雷霆之怒:火炮製造,需精準如刻,方能鑄就克敵製勝的利刃;彈藥生產,則需萬無一失,確保每一發炮彈都飽含毀滅之力。

海上宮闕:船體設計需兼顧堅固與流線,船塢需能容納巨艦誕生;配套設備,小至一顆鉚釘,大至傳動軸係,皆需精工細作。

千裡眼順風耳:先進的通訊設備是指揮的神經,電氣係統則是戰艦活力的保障。

航海羅經:精密的航海儀器是指引方向的明燈,準確的海圖則是征服怒海的秘鑰。

胡泉的手指在模型上緩緩移動,如同撫摸著未來的脈絡。從礦石的開采、熔煉,到火炮的鑄造、組裝,每一個環節都需精確規劃,容不得半分差錯。這非一日之功,更非一人之力所能及。然而,他眼中毫無懼色,隻有磐石般的堅定。他知道,這將是漫長而艱辛的征程,但為了袋鼠國的未來,為了致遠艦隊的鋒芒,他必須帶領眾人,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當第一座金屬材料產業鏈工廠的模型在他手中最終完成時,係統的提示音如同遠古的鐘鳴,在他腦海中莊嚴響起。緊接著,震撼的一幕發生了:模型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化作一道無形的洪流,注入悉尼城外的荒野。大地震顫,煙塵蔽日,待塵埃落定,一座座鋼鐵巨獸已拔地而起!

高聳的煉鐵高爐直刺蒼穹,爐口噴吐著灼熱的烈焰,將半邊天際染成赤金;兵工廠內,蒸汽鍛錘發出沉悶而有力的轟鳴,每一次落下都仿佛大地的心跳,金屬的撞擊與鍛造聲交織成一首粗獷而雄渾的工業交響;民用工業區裡,紡織機的梭子如飛梭般穿梭,製鞋機的皮錘節奏分明,陶瓷窯爐的爐火映紅了工匠們專注的臉龐……工人們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帶著驚奇與期盼,投入這前所未有的建設洪流。他們的臉上,汗水與煙塵交織,卻掩不住眼中那對嶄新未來的熾熱渴望。

胡泉站在高處,俯瞰著這片沸騰的土地。心跳隨著工廠的脈搏而加速,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與自豪在胸中激蕩。這些林立的廠房,不僅僅是冰冷的建築,它們是新城跳動的心臟,是袋鼠國掙脫枷鎖、邁向強盛的鋼鐵脊梁!他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煤炭燃燒的焦香、鋼鐵淬火的鐵腥,這是工業時代特有的氣息,是力量與進步的象征,厚重而磅礴。

“傳令!”胡泉的聲音斬釘截鐵,對身旁的副官道,“立即組織精乾人手,確保各廠安全運轉!同時,著手招募、培訓工人,務必讓他們儘快掌握這些新機器的脾性!”

副官領命,匆匆而去。胡泉的目光卻久久停留在那片蒸騰的熱土上,心中勾勒著新城的宏偉藍圖——它將是工業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鋼鐵叢林與人文關懷的交融之地。

“宿主完成首條產業鏈模型具現任務。獎勵:金屬材料產業鏈所需原材料十萬噸。”係統的聲音再次響起,平靜無波,卻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莊嚴,如同神諭。胡泉眼中精光一閃。十萬噸!這絕非簡單的數字,這是築就未來的基石!他立刻在心中盤算,如何將這寶貴的資源,精準地澆灌在新城建設的根係之中。

“城市民用建築模型製作與具現功能開啟。請宿主選擇模型類型。”係統提示道。

胡泉心中一動。新城不僅需要轟鳴的工廠,更需要溫暖的居所。他決定以龍國宋朝民居的典雅風骨為藍本,但必須注入現代的血脈。“係統,我選宋朝民居樣式,但需改良:增設獨立衛生間,配備抽水馬桶與完善的下水係統,提升居住之舒適與潔淨。”

“改良方案確認。模型製作開始。”係統的回應似乎也帶上了一絲對文明進步的期許。

胡泉再次沉浸於模型的製作中。他的手指靈活而有力,在木料與微縮構件間遊走,眼神專注如炬,仿佛在雕琢的不是模型,而是千家萬戶安居樂業的夢想。每一根梁柱的比例,每一扇窗欞的樣式,乃至那新添的衛生間布局,都凝聚著他的深思熟慮。心中湧動的,是對這片土地上人民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

當改良後的民居模型最終完成,係統再次展現了其偉力。在規劃好的住宅區內,仿佛有一雙無形巨手撥動時空,一座座青磚黛瓦、兼具宋韻古雅與現代便利的嶄新民宅,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整齊有序,蔚為壯觀。胡泉立於高處,望著這片瞬間誕生的家園,一股沉甸甸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係統,辛苦了。”胡泉輕聲說道,話語中帶著真摯的感激。這不僅僅是對工具的致謝,更是對這份改變世界力量的敬畏。

“職責所在。”係統的回應依舊平靜,但胡泉能感受到其蘊含的、如同大地般深厚的支持。

胡泉深知,眼前這鱗次櫛比的工廠與民居,僅僅是宏偉畫卷的一角。構建一個完整的工業王國,支撐起致遠艦隊的鐵甲雄心,前路漫長而崎嶇。但他信念如鋼——隻要致遠艦隊上下同心,矢誌不移,必能在這片曾經荒蕪的土地上,鑄就前所未有的輝煌!他轉身,再次登上悉尼城的高處。目光越過古老的城牆,投向遠方那片日新月異的土地。機器的轟鳴聲隱隱傳來,那是新城強勁的脈搏;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如同蟻群,正一點點將藍圖變為現實。希望與期待,如同初升的朝陽,溫暖而堅定地充盈著他的胸膛。

他知道,這座正在崛起的新城,遠非軍事堡壘或工業基地那般簡單。它是一個嶄新的,一個孕育著無限可能的希望搖籃。它必將成為袋鼠國跳動不息的心臟,也必將成為致遠艦隊劈波斬浪、守護這片自由天地的堅固基石!

胡泉轉身,麵向彙聚而來的悉尼城居民和艦隊水兵。海風獵獵,掀起他的衣襟。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全場,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如同洪鐘大呂,在晨光中回蕩:“同胞們!從今日起,我們將以雙手,共同建設一個新的悉尼!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家園!這裡,將不再有壓迫的鎖鏈,隻有自由的呼吸;不再有掠奪的陰影,隻有繁榮的曙光!它將是自由與尊嚴的豐碑,將是我們——所有為這片土地奮鬥的人們——共同的未來!”

水兵們挺直了脊梁,居民們抬起了頭。他們的眼中,恐懼與迷茫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被點燃的光芒——那是希望的火種,是對胡泉話語的深切共鳴,更是對那個觸手可及的、由他們親手創造的“共同未來”的無限憧憬!這光芒,比初升的朝陽更為耀眼,照亮了悉尼城廢墟之上的嶄新黎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