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此去直上青雲路 > 第 7 章 太熟了,不好下手

第 7 章 太熟了,不好下手(1 / 1)

推荐阅读:

乾安二十四年,剛剛過完元宵節。

十四歲的李瑜和吳景誠這兩個私塾裡的佼佼者,剛下課就被謝先生給單獨叫到了一邊。

“老夫十三歲參加縣試,如你們這般大的時候已經過了院試成了秀才,你們兩個今年何不下場一試?”

末了不待兩人回答,他便又緊跟著補了一句。

“老夫年前就已經將你二人的名帖,遞交到縣衙了,今日應該考牒都下來送到你們家裡去了。”

吳景誠:“……是,先生。”

李瑜:“……是,先生。”

既然您老人家遞都遞了,乾啥還非要用疑問句呢?

搞得像是可以不去似的。

望著這兩個得意門生,謝環的信心還是很足的:“好好考,莫要給老夫丟臉。”

雖然過了童生試就能得入縣學,他也沒有辦法再教導他們了,但是很顯然前程比舍不得更重要。

要是兩人都能考中秀才,他明年招生的束脩豈不是能翻一番?

下學後吳景誠叫住了李瑜同他一道,表示他有點緊張。

“先生這麼早就讓咱們參加縣試,是不是也太信任咱們了,我這心裡總覺得有些虛得慌……”

謝先生十四歲中秀才那是謝先生,謝先生從前那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大部分人還是十六七歲才去縣試的。

“試試唄,又沒有要求你一定要考過。”

李瑜手中提著兩隻書箱,一隻是自己的,另一隻是剛滿六歲的小老三的,小老三拿著根糖葫蘆吃得很是起勁。

走了幾步李瑜才反應過來:“嗯?我與你家貌似不同路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家夥就愛往他家跑。

不是有什麼好吃的來送上一盤,就是說要兩個人一起讀書才有感覺。

吳景誠滿臉認真地道:“既然馬上就要縣試,我想與你多討論討論縣試的事情。”

李瑜還沒有說話,一旁李鏈便高興地蹦了起來。

“耶,景誠哥哥來去我們家,娘肯定會做那道紅糖蒸肉的。”

在他們縣待客的最高待遇就是那道紅糖蒸肉,這道菜也是小孩子最愛的一道菜。

可是一般隻有來客的時候才會做,所以小老三才會這麼高興。

李瑜搖搖頭:“……小饞鬼。”

到家的時候李綱已經從縣衙裡麵,把“考牒”給他拿回來了。

考牒就是古代的準考證,是統一用木頭製成的。

上麵刻著考生姓名、出生年月日、父母姓名、戶籍分類還有戶籍地址,最後是縣衙加蓋的印章。

比如李瑜的考牒上就寫著:李瑜,乾元十年三月十六生人,生父沈二勇、繼父李綱、母張氏、農民戶、順慶府營山縣沈家村人。

如果他能考到進士的話,這考牒將會陪伴他參加殿試麵見天子。

並且放榜的榜單上,這行字也會被寫上去並讓天下人知道,新科進士是什麼來曆與家世。

如果已經娶妻的話也會重新刻上去,並且寫上放榜的榜單之上。

所以榜下捉婿不是隨意捉的,捉你的時候你家啥情況人家就都知道了。

李綱是十八歲才過的院試,所以他雖然希望繼子能一次便過,但是對此的希望也並不大。

“儘力就好,就當是去見見世麵,你們還年輕以後的路還很長。”

他就覺得老謝太急功近利,以為像他那樣的神童遍地都是嗎?

在大雍要成為秀才公要過三試,第一試就是二月份由知縣大人組織的縣試,考試內容主要包括文學、曆史、倫理道德等。

第二關就是四月由知府大人組織的府試,考試內容與縣試相似,這兩試通過以後就可以稱為童生。

然後就可以參加由各省學政們八月份組織的院試,過了院試就可稱作秀才,有了免徭役和進入鄉試的入門卷。

這一晚吳景誠呆到快戌時三刻才告辭,兩人互相監督把該背的書都複習了遍。

在這期間李瑛進來了八次,要麼是送果子,要麼是送點心,要麼就是進來幫忙添碳加火。

待李瑜送客的時候,她也在後麵跟著送。

李瑜很是奇怪地看著她:“……”

等到吳景誠走遠了以後,他忍無可忍地一把就抓住了李瑛的小辮子。

“這麼殷勤,你是不是看上人家了?”

李瑛今年已經十六歲了,早就長成了水靈靈的大姑娘。

因為相貌美、女功好那求親的媒人快把李家的門檻給踏破了。

上門相看的青年才俊也不是沒有,可是這姑娘躲在繡房裡就是沒瞧上。

母親與父親也不著急,由著她自己慢慢相看,勢必要挑到她滿意了再說其他的。

該不會,這丫頭是看上吳景誠那家夥了吧?

雖然古代男方小兩歲不算什麼,可是他怎麼覺得這兩都談上了呢?

“沒大沒小的,我可是你姐。”

拍掉李瑜拽著自己頭發的手,她語氣很是恨鐵不成鋼。

“你反應不是也太慢了點,你的同窗雖然是客人沒錯,但是他隔三差五就往咱們家跑。”

“值得母親每回都給做紅糖蒸肉嗎?”

紅糖多貴啊,這道菜又這麼麻煩。

“你倆是不是已經談上了?”聞言,李瑜立刻就確定了:“怪不得他隔三差五往咱們家跑,你們兩個是不是也太不講義氣了。”

虧他還覺得吳景誠不懂規矩,怎麼能天天跑同窗家去吃飯呢。

這不是給人添麻煩嗎?

李瑛撇了撇嘴:“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就你看不出來,我看你這腦子裡除了讀書就裝不下其他了吧?”

“你這樣以後怎麼討媳婦啊?”

說罷她轉身就要回去睡覺,走到一半又回身笑著送祝福。

“瑜弟弟,祝你順利成為咱們家的秀才公。”

然後就提著自己裙擺,像個花蝴蝶似的回她的屋子了。

臉上洋溢著談戀愛的酸臭味,走個路都有八百個表情還有動作。

李瑜:“……”

這古人都這麼早熟的嗎?

吳景誠那廝才十四,就已經開始談戀愛了?

對此張三娘還有些遺憾:“瑛兒是個好姑娘,又是我從小看到大的,若不是當年改了你的姓……”

嫁給自家兒子不是也挺好的?

相處了這麼久,大家都了解彼此的性格,相處起來不是很輕鬆嗎?

隻可惜兒子改了李姓,進了李家的族譜,從律法上來看這兩人不是親姐弟也是了。

李瑜滿臉無奈:“娘你彆胡說,我真拿瑛姐當姐姐看的。”

好吧。

實際上是當成妹妹看,要不然他也不會拽她的辮子。

再說就算是沒有改姓這回事兒,太熟悉了也不太能下得去手吧?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