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諸天:開局越女阿青 > 第六百四十二章 死去的鹹魚,又見北冥(5K)

第六百四十二章 死去的鹹魚,又見北冥(5K)(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不會等上太久的。”

張十五點了點頭,目光轉向峽穀入口處那片被清理過、卻依舊殘留著暗紅血跡的空地:

“我剛才追蹤感知的結果,從行為舉止的訓練規範來看,那些死在山門外的‘樵夫’、‘遊民’,身份卻是有異,並非無辜。”

“應該是膠東鄭氏圈養的死士?”

老宮女眼中閃過一絲深沉的厭惡:“這些門閥治下,類似的‘消耗品’,隨時可棄的籌碼,不知有幾十萬人。生如草芥,死如微塵。以命作餌,栽贓構陷,亦是他們慣用的伎倆。”

張十五默然。

這便是長陵,這便是大秦。光鮮亮麗的皇權與門閥之下,是無數被碾作塵埃的性命。

若非“死士”們心甘情願,希望用自己的命換取資源,甚至將親屬抵押簽過了生死狀,以他的修為,又豈會來不及阻攔、救下?

雖說是“考驗”,但本也不該有這樣的犧牲。

“好在依循趙青先前定下的計策,這般屍骨鋪就的金玉滿堂,血肉凝成的光鮮,已是持續不了多久,即將迎來徹底的改變……”

老宮女接續著張十五未儘的思緒,“此中答案,或許便在於薛忘虛的那一句製冰許諾裡。”

“‘精製寒冰’,月供兩千車……”

張十五口中重複剛聽到的言語,思索著回道:“此非尋常冰霜訣法。恐與趙青在時點破的‘冷鏈物流’圖景相關,也就是一套‘以極寒封存鮮物,保其原味,遠輸千裡’的係統。”

“不錯!薛忘虛此舉,看似惠及民生,響應新政,實則……直指膠東郡命脈!”

老宮女接口道,聲音裡帶著一絲讚歎,“膠東郡富甲天下,靠的是什麼?是海!是那取之不儘的海魚,是那行銷天下、深入秦境每一處軍營、灶台的——鹹魚醃貨!”

“鹹魚之利,在於鹽分自足,耐儲易運,價廉而能充軍需肉食。秦境之內,多少邊軍、郡兵,乃至尋常百姓,靠此物裹腹?不僅滿足了秦國近三分之一的肉食供給,更養活了膠東郡無數曬場、作坊、船隊、商行!”

“其利之巨,每年何止上百億錢?”

“更緊要的是,那些走街串巷、看似不起眼的鹹魚販子,便是鄭氏最隱蔽的耳目!一車鹹魚,便是一條暗線;一個攤位,便是一個節點。膠東人口以百萬計,依附此業者不知凡幾,早已蟠根錯節,自成一體。”

“然而,”張十五眼中銳芒隱現,“當此類寒凍保鮮之術廣傳開來,再配合上楚朝那邊,近期物美價廉,傾銷而入的‘雪鹽’……便如同在這張膠東賴以維係、遍布諸多郡縣的大網上,斬開了一道難以彌合的口子。”

“鹽乃百味之首,也是醃貨之本。”

“楚鹽既廉,我大秦鹽價自然受挫,初時或許隻濕潤一角,可時間一長,必將浸透整片大地。那些以醃曬鹹魚、粗鹽漬貨營生的膠東小販、醃工、挑夫,乃至巨賈大鋪,如今已是汗珠砸在算盤上,聽得見脆響。”

“此計之妙,在於‘潤物無聲’。非是刀兵相見,卻勝似千軍萬馬。當深海鮐鮆,時令果蔬,乃至北疆的牛羊肉,皆可冰鎮保鮮,千裡迢迢運抵長陵,色香味俱全!此消彼長,鹹魚的市場,必將被步步蠶食。”

老宮女接口補充道:“薛忘虛以宗師之尊,親自出手凝練寒冰,帶頭示範,其號召力與影響力,非同小可。長陵乃至各郡的修行者,那些修習寒冰、霜雪功法的宗門世家,如岷山劍宗這般大派,說不得也會分上一瓢。”

“所謂的‘精製寒冰’,我其實早已在魚市見過,無非是少量玄冰編作籠格,再添加常冰填充而入,以起到難以融化之效……常冰隻能保鮮兩三日,新冰卻可維持旬月不止。”

“……這對於岷山六境之上的弟子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甚至……是他們修煉劍訣時的‘副產品’!百裡素雪多半也樂見其成。”

“薛忘虛撬開的這口子雖小。”

張十五感歎著言道:“以每月保鮮幾千車、十來萬擔計,充其量搶占了總份額的百分之幾,宛若沙上錐痕,毫不起眼?然百足之蟲,僵而未死時,最懼便是這小蟲蛀空了內瓤。”

“膠東郡的根本生意,正是構築於那鹽、那魚、那人命累積而成的‘低賤’之上。尋常人等看不透這楚鹽背後的連環之局,但那些盤踞膠東、經營百代的世家門閥,豈無警覺?”

“怕是已經感知,懸於他們頭頂的那把‘生計之劍’,有了微不可查的第一道裂痕。”

“財源枯,人脈散。”

老宮女總結道,“巨廈將傾,非一日之功。然今日薛忘虛冰劍初露,楚鹽暗流初湧,膠東那龐然大物身上,賴以傳信、控扼地方、甚至影響軍中用度的的鱗片,卻是悄然鬆動,氣機已顯混促!”

“軍隊的肉食來源一旦被更新鮮、更豐富的冰鮮之物替代,那些地方將領對膠東郡‘廉價鹹魚’的依賴與感激,便會悄然轉移。這份隱性的‘人脈’,這份潛在的‘軍心’,亦將被白羊洞,被趙青姑娘所代表的‘新利’所吸納。”

兩人目光在空中交彙,皆看到了對方眼中那份沉重的了然。

“根基損而亂象生。”老宮女緩緩吐出一口寒氣,“膠東鄭氏自顧不暇之際,正是魚龍混雜之時。巴山劍場,亦可趁勢複起……”

“丁寧那孩子……這個師侄孫,我甄紅鯉是認下了!”

她攥緊拳頭,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不愧是那個人的傳人,九死蠶的繼承者。四境斬七境……此等戰績,亙古未有。”

“心性、智慧、手段、狠勁,皆屬頂尖。隻是……這條路,注定屍山血海。”

大抵是因為趙青的教導水平太高,暗地裡破解了無數秘劍、功訣,實際上是中途加入巴山,主修天重金身、琴劍,並精擅陰煞功訣的老宮女甄紅鯉,並未生出丁寧就是王驚夢本人“轉世”的猜測。

濯白蓮、孽海花固然驚豔,也沒法證實那不可思議、死而複生的結論。

張十五溫和地笑了笑,望向西南方遙遠的天際,那裡是長陵郊野的一片胡楊林,一片沿著渭河的某條支流建造的低矮平房,也是大秦王朝最森嚴的監獄——大浮水牢所在。

“薛忘虛穩住了局麵,丁寧也過了這一關。”他聲音低沉,帶著一絲決然,“這此次的‘考驗’中,他們算是交了一份不錯的答卷。那麼……我們這些老骨頭,昔日巴山的餘燼,是不是也該動一動了?”

甄紅鯉亦望向同一個地方:“你是說……”

“林煮酒。”

張十五吐出三個字,語氣斬釘截鐵:

“他被囚在水牢最深處,暗無天日,飽受蝕骨銷魂之苦,已經太久了。當年巴山舊部,凋零殆儘。如今,新一代的薪火已漸現鋒芒……或許,是時候去接我們的兄弟回家了。”

“林師侄麼?上回見到他,還是二十多年前的光景,依舊那副陽光、歡脫的樣子,喜歡煮酒、醉飲,可如今記憶都顯得模糊了。”

甄紅鯉很溫婉地笑了起來,作為巴山劍場如今輩分最高之人,她早已過了古稀之年,可如今流露出歡喜之意時,卻依舊有幾分風華絕代的氣質,韻味自然顯現,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個老人。

少有人知,在王驚夢都尚未崛起、那個大秦王朝還被視作弱小欺淩的時代裡,她的琴技與美貌就傳遍了七朝列國,聲名不比現在的鄭袖遜色太多,除去了宮女的偽裝後,便恢複了本應有的姿容。

因為不求爭強鬥狠、生性淡泊、極少出手的緣故,甄紅鯉雖在三十歲前就修成了七境上品,卻是根本沒傳出多少消息到外麵,甚至她加入巴山都沒幾個人知曉,連元武、鄭袖都不怎麼了解。

大多數那個時期的修行者,隻知道這位楚境甄氏門閥的庶女,年少離家潛逃,躲藏於鄉下浣衣度日,跟一位素有善名的教書先生結為夫妻。

第(1/3)頁

第(2/3)頁

奈何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其夫雖也被她傳授了修行之法,且亦為難得一見的天才,卻因她的姿色引來當地門閥子弟覬覦,慘遭構陷殺害。

她碾轉逃奔至齊地臨淄,連奏淒絕瑤琴三日,琴聲如泣如訴,直透九幽,與地脈之氣互相應和,終驚動了齊地深處一家隱世宗門,引得那同為女子的宗主收其為徒,儘授“雙生冥花”之妙法。

不過,甄紅鯉自己本就有奇遇,練就了金剛不壞的肉身,之所以兼修這另類的陰氣鬼物之術,其實主要還是為了斂息匿形,降低存在感,如幽魂潛行,從而避開那因美貌招致的無儘禍患。

待修為有成,她悄然返回故地,當著門閥老祖與滿堂賓客的麵,手擲飛劍擊殺了那名仇人,隨即隱沒於人群之中,任憑對方暴跳如雷,百般搜尋、重金懸賞,亦再難覓其蹤。

自此之後,甄紅鯉更是訊跡全無,仿佛人間蒸發,連甄氏門閥都尋不到絲毫線索。世人隻道那曾驚豔天下的琴仙美人,早已香消玉殞。

數十年過去,或許在天賦所限、功法衝突的狀況下,她始終未能更進一步,接觸到八境的神妙,但張十五卻很清楚,這位師叔的實力絕對是在自己之上,且強得應該不是一點半點。

打死全盛的鄭白鳥,最多不會超過兩拳。

看似溫婉如玉,實則暴力到了極點。

大浮水牢機關重重、守衛強橫,據可靠的消息,至少也要有五位七境中品以上戰力的宗師聯手施為,且事先得先探明裡麵的法陣,予以破解。

但陰煞鬼劍可占據地利,天重金身無堅不摧,若非擔憂可能的支援與鄭袖的後手,怕是僅僅一人,就具備著硬生生打穿牢獄的實力。

“救人如救火,耽擱不得。”甄紅鯉笑容微斂,手指攤開,真元自然凝結成了朵黑色的花,並朝著七彩的方向逐漸蛻變,演繹出陰氣還陽的玄奧:“不過,在動身之前,我得先去見一個人。”

“是商大小姐麼?”張十五問。

不知為何,他總感覺對方放下了心中的一個結後,修為似乎開始了迅速的增長,氣息越發深邃。

“她除了其父鬼竹門的傳承外,還得到了我宗門功訣、琴技的真傳……那是在我初至長陵、聽說王驚夢的時候。”甄紅鯉解釋道:“如今我已在原來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新創了些妙法,都要教給她。”

“好!”張十五輕撫花剪:“我等你。”

山風嗚咽,卷起鬆針簌簌落下。

兩位隱世多年的大宗師對視一眼,身影無聲無息地消失在原地,仿佛從未出現過。

……

約摸一兩個時辰後,日頭西斜,將魚市鱗次櫛比的棚頂鍍上一層慵懶的金輝。

除卻長陵地下黑市這個暗中的功能以外,城東河畔的魚市,其實也是這一帶最大的水產集散地,空氣中混雜著魚腥、汗臭與淤泥的氣息,以及……堆積如山的膠東鹹魚所散發出的,那種經年累月、深入肌理的厚重鹹味。

吆喝聲、討價還價聲、魚簍碰撞聲、車輪碾過濕滑木板的吱呀聲,魚尾亂拍亂打的劈啪聲,交織成一片喧囂而富有生命力的樂章。

既然名為魚市,賣得最多的當然是魚。

除了剛從渭河、涇水捕撈上來,在木盆裡活蹦亂跳的鮮魚,更多的則是來自遙遠膠東郡、用粗鹽反複醃漬、曬得乾硬的鹹魚。

比起鮮魚,鹹魚價格低廉,存放數月不壞,是尋常百姓家飯桌上添點葷腥滋味的首選。

哪怕是最寡淡的菜羹,切些碎鹹魚進去,也能多幾分下飯的滋味。

然而,最近魚市的氣氛,卻似乎有了些微妙的變化。

“王掌櫃,老規矩,上好的膠東金線鱈魚乾,再來五十斤!”一個酒樓采辦模樣的漢子,熟稔地拍著一個魚攤老板的肩膀。

“好嘞李爺!給您挑最乾的,保準夠味!”魚攤老板滿臉堆笑,手腳麻利地開始稱重。

“讓讓!讓讓!彩雲樓采辦!借過借過!”

就在此時,魚市入口處傳來一陣小小的騷動,幾聲帶著不耐的吆喝響起。

一位身著錦緞、麵容精明的老者,在幾個穿著體麵短褂、夥計模樣的人簇擁之下,徑直走向魚市深處最大的幾家鮮魚鋪子。

他們步履匆匆,對那些堆積如山的鹹魚攤位,竟是看也不看,直至一個掛著“冰鮮”牌子的較大攤位前,方才停了下來。

“劉老大!今日的渭水鱸魚、青江鯉,還有剛到的黃河刀魚,有多少?我們彩雲樓全要了!都得用冰匣子裝著!”

領頭的采辦管事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口吻。

被稱作劉老大的鮮魚鋪老板是個精壯漢子,聞言一愣,隨即大喜過望,連連點頭哈腰:

“全……全要?張管事,您沒開玩笑?今天這鮮魚可不便宜,黃河刀魚更是稀罕……”

“價錢好說!”張管事大手一揮,豪氣地打斷了他,“隻要鮮活!品相要好!趕緊裝好,放入篷船,樓裡貴客等著呢!”

這時,旁邊一個相熟的鹹魚販子湊過來,正是剛才還在給“李爺”稱魚的王掌櫃,賠著笑臉自薦:

“張管事,您看要不要再帶點鹹鮁魚?我們這兒也有上好的膠東貨,燉豆腐那是一絕……給樓裡添個下酒菜……”

“原來是王老三啊,”張管事轉過身來,伸手拂袖,不著聲色推開了對方私下遞過來的錢袋,慢悠悠地開口,聲音不大,卻讓周圍幾個豎著耳朵的魚販心頭一緊,“這鹹魚……以後就不必往我們彩雲樓送了。”

“啊?”王老三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以為自己聽錯了,“張……張管事?您這是?鹹魚可是咱們長陵的老味道,價賤實在……”

“不是貨不好。”

張管事擺擺手,打斷他,“是東家發了話。如今樓裡貴客的口味……變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王老三身後堆積的鹹魚,聲音清晰地傳入周圍人耳中:“那些個貴人們,現在都講究個‘鮮’字!說什麼‘活水魚躍方知味,冰鎮蝦蟹始見珍’。”

“嗬嗬!咱們彩雲樓新聘了南邊來的大師傅,最擅烹製河海鮮物。東家投了大價錢,弄來了布置有陣法、能‘凍鮮’的冰窖!往後啊,咱們主打的就是‘活魚現殺’、‘冰鮮速遞’!”

“活魚現殺,魚片薄如蟬翼,鋪在碎冰沙上,蘸著薑醋……那滋味!誰還去吃那又鹹又硬的魚乾?一股子窮酸氣!”

“可是……張管事,這鮮魚價貴,又難保存……”另外一個賣鹹魚的老漢忍不住嘟囔。

“貴?”張管事斜睨了他一眼,仿佛聽到了什麼笑話,“那是以前!現在是什麼光景?有了白羊洞薛老神仙的冰,損耗少了,運得遠了,鮮魚價錢自然就下來了!”

“再說了,能去我們彩雲樓吃飯的爺,誰在乎多花幾個錢?要的就是這份新鮮,這份排場!這才是‘名吃榜’上的高端席麵!”

他拍了拍王老三的肩膀,語氣帶著幾分“好意”的提醒:“老王啊,你也得琢磨琢磨轉行了。這鹹魚……往後怕是越來越難賣、價格驟降了!齁鹹齁鹹的,隻能切碎了熬湯吊個味,上不得台麵嘍!”

第(2/3)頁

第(3/3)頁

話音落下,張管事不再理會那臉色僵硬的鹹魚販子,催促著劉老大趕緊裝貨。

幾大簍還在活蹦亂跳的鮮魚,還有張牙舞爪的海蟹、青蝦,被迅速抬上鋪著厚厚稻草和……隱約可見白色寒氣的特製木箱,放入了水道邊停靠的船隻,匆匆駛離而去。

“隻收鮮魚……冰著的?”

“彩雲樓都這樣了……其他大酒樓會不會也……”

“冰?哪來那麼多冰?還保鮮?”

“聽說……白羊洞那邊……”

“本指著年關將近,多屯上一些……可如今……”

“楚朝來的鹽,為什麼會這麼便宜?朝廷就不能攔阻在外,保護我們秦人自己的營生嗎?”

竊竊私語聲如同瘟疫般在鹹魚堆中蔓延開來,從最初的震驚、疑惑,迅速轉化為難以抑製的恐慌。

王老三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手裡還拎著那袋沒能送出去的銅錢,仿佛拎著自己沉重如鉛的未來。

而後,他猛地轉身,踉蹌著衝回了自己的攤位,看著店裡支架上堆積如山的存貨,又低頭看了看自己那雙因常年接觸鹽分而粗糙開裂、布滿老繭的手,臉色一點點變得灰敗。

王老三哆嗦著手,從油膩的懷裡掏出一個磨得發亮的舊算盤,手指顫抖著撥弄起來。

“進價……一袋三百二十錢……運費……一百錢……攤位費……印子錢利息……”算珠劈啪作響,每一下都像敲在他心尖上。

“賣價……往年冬月能到五百三四十錢……現在……”他抬頭,茫然四顧。

市場裡,往日裡圍著鹹魚攤討價還價的主婦們少了許多,即便有,也是挑挑揀揀,壓價壓得厲害。

隔壁攤的老鐘頭,正唉聲歎氣地把一袋袋鹹魚乾往板車上搬,說是要拉到更偏遠的鄉下去碰碰運氣。

“四百?……三百八?……三百五都難!”

王老三的手指越來越抖,算珠的撞擊聲變得淩亂而絕望。

“就算……就算三百五全賣了……”他額頭上滲出豆大的冷汗,手指在最後一顆算珠上僵住,“除去本錢……利息……攤位……還……還倒虧?婆娘抓藥的錢……娃兒開春的束脩……”

“去領朝廷的過冬救濟糧?城東粥棚每日施兩頓稀的,總能吊住命……可事情哪有這麼簡單?”

“完了……全完了……”王老三喃喃自語,額頭上滲出細密的冷汗,仿佛已經聽到了自己生意破產、債主上門的哭嚎聲。

沒想到,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小小攤位,竟如同沙灘上的堡壘,在名為“冰鮮”的浪潮衝擊下,轟然倒塌,化為齏粉。

在長陵……怕是待不下去了。

除了沉重的店麵租金和債務,更讓他恐懼的是另一件事:身份的崩塌。

如果連彩雲樓這樣的大主顧都徹底拋棄了鹹魚,如果那些達官貴人都隻認“冰鮮”,那麼,像他這樣的小小魚販,靠著一車車鹹魚走街串巷、勉強糊口的“膠東眼線”,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失去了“貨物”的掩護,失去了“買賣”的合理性,他們這些潛伏在長陵市井中的“暗樁”,就如同離了水的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太過顯眼,也太過……危險了。

一個失去了價值、又知曉不少內情的“閒人”,在那些“上頭”的眼中,會是什麼下場?

不敢再想下去的他,痛苦地拋開算盤,整個人佝僂著背,蹲在自己的鹹魚山前,像一尊被遺忘的、布滿鹽霜的礁石。

夕陽的餘暉落在他身上,非但沒有帶來暖意,反而將他的影子拉得細長而扭曲,如同一條擱淺在灘塗上、絕望掙紮的“死魚”。

“怕滅口?為什麼不去告官揭發呢?找賣劍的孫病,他能解決這事兒。”

隔著幾條水巷的某間棚屋裡,一位拄著黑竹杖的老人也似乎注意到了王老三的難題,瞥了眼邊上的紅衫女子,好心地傳音提醒道——當然,並未告知其商家老仆,魚市幕後管理者的身份。

這“冰鮮”的引入,本是他力排眾議,跟白羊洞在許多天前就探討過、簽訂契約的結果。

王老三完全沒資格接觸如此深層次的事情,但他也很容易想明白,為了自救,必須儘快作出關鍵的抉擇,畢竟類似的膠東魚販還有不少,若是遲了慢了,大人物念頭稍動,便會改換新的棋子。

“明白了!”

他咬牙開口,回道:“我這就動身!”

魚市的喧囂依舊,但屬於鹹魚的時代,似乎正伴隨著那無形的“寒流”,悄然退潮。

魚見食而動。

人見利而為。

這股長陵新掀起的波瀾,才剛開始湧動。

……

幾乎同一時間,天涼祖山石殿。

趙青攜著一朵虛空懸浮的彩花,望著雙臂斷折的戰摩訶,以及邊上頗為好奇的唐欣,淡然開口:

“原來,天涼帝國昔日的皇族,是從北冥之地的冰原遷徙而來,到了漠北發現了這處‘祖地’,才開拓建立起了龐大的王朝。”

“對於烏氏和其餘天涼治下的部族而言,這裡是神聖的‘祖地’,可在最早的那批天涼人眼中,它隻是眾多靈脈彙聚、極其適合修行的自家發跡之所,遠非他們真正的起源……”

“更確切地說,天涼人應該是幽王朝覆滅之際,一支負責在北冥極地駐守的強大軍隊,坐鎮於渺無人煙的天地儘頭,除了彰顯幽帝神威外,亦監控著冰層下的異獸動向,測繪著周天星圖變化。”

“幽帝駕崩,中土大亂,群雄逐鹿。可誰又會將目光投向那苦寒徹骨、靈氣稀薄如煙、連叛軍都懶得光顧的極北之地?於是當初那支北方巡王麾下的戍邊孤軍,反倒因此……完好無損。”

“然,福兮禍所伏。”趙青的語氣帶上了一絲蒼涼,“天地無情,百年過後,那場席卷整個修行界的‘末法靈竭’之劫,終於降臨。”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