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暮漢昭唐 > 第二百零八章國無大將

第二百零八章國無大將(1 / 1)

推荐阅读:

潁川郡,昆陽。

陳軍大部沿著官道行軍,步卒陳三列並進,騎卒沿左右兩道進軍,遠而望之,無邊無際,聲勢浩大。然仔細觀察,卻可見盛大的行軍隊列下,步卒行軍歪扭,車輛行進緩慢,整體行軍速度被拖慢。

一將望著如此情景,臉上擔憂不已,於是快馬加鞭,策馬追上閻象的車駕。

“閻公,我軍進軍遲緩,而張虞大軍已至雍丘。今欲與敵爭鋒,需先速至陳留,先據險要以下營。”

閻象尋聲望去,見是河內人韓浩,說道:“我軍步卒眾多,軍十萬,步九萬餘眾,騎五千,並有兩萬輛車,如此行軍怎堪能快?”

韓浩,字元嗣,河內郡人。群雄討董時,韓浩被王匡征辟為從事,袁術聞韓浩之名,於是從王匡手下挖來,拜為騎都尉。

曆史上,袁術與曹操作戰兵敗,王匡歸順曹操。而今位麵,因袁術兵力強大之故,王匡便一直追隨袁術,眼下官拜伏波將軍。

韓浩說道:“正是因步多騎少,而敵騎精眾於我,我軍方需急行,強據要衝。若敵先據險要,再乘虛分擊,我軍將受製於賊。況今行軍難言迅速,日行三、四十裡,而雍丘據我五百裡,豈不需費半月,方能至雍丘?”

“半月至雍丘,時值十月初寒,敵營壘已成,糧道完備。而我軍再至陳留,安有取勝之望?”

日行三、四十裡屬於是正常中偏慢的行軍速度,而依行軍趕路而言,步卒日行六十裡屬於偏快。

唐軍能比陳軍先至雍丘,除了唐軍是進攻方外,另外則是唐軍行軍速度一直偏快。

而唐軍行軍之所以快,原因無非三點。其一,關西路遠道長,為了能搶占先機,張虞迫使兵馬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趕路;其二,唐軍為河朔之軍,是為牛馬的出產地,並能夠從胡人購馬,因此唐軍機動性強。

其三,唐軍擁有完備的後勤體係,常在出征前,兵糧已在各地備好。如張虞在河內、上黨二地分彆修有閣庫以存糧,後續又在鄴城囤積糧草。因此張虞用兵趕路,無需有民夫隨行,而是就食沿途軍糧。

而觀陳袁的話,袁術缺乏體係意識,治下又無類似鐘繇、杜畿之類的治國高手,自然無法形成從上至下的後勤體係。故此番出兵,袁術讓豫州刺史供糧,非似唐軍由中央集中調配。

閻象神情凝重,點頭說道:“我軍行進確實頗慢,元嗣且隨我麵見陛下。”

“諾!”

交待了下,經侍從的通稟,袁術的車駕停靠至路邊,閻象攜韓浩拜見袁術。

“臣閻象、韓浩,拜見陛下!”

袁術從車蓋中而出,挺著渾圓的肚子,在左右的攙扶,踩著宦官的背,緩緩落於地上。

袁術嗜甜如命,他在宛城定居以來,因地近交州,常吃甘蔗,又好食甜品。在缺乏鍛煉下,加之年歲漸大,新陳代謝緩慢,袁術身體發福,肚大腰圓,出行多乘車,而非騎馬。今下袁術出征,備有早熟甘蔗供他食用,更莫說甜水與蜜糖了。

“呸!”

袁術將嘴裡的甘蔗紮吐到地上,問道:“朕聞元嗣有要事上報,不知何事?”

“稟陛下,我軍行軍緩慢,至雍丘需半月之久,而敵恐已有防備。浩以為陛下宜遣精兵速進,據有險要。如若慢至,張虞營壘齊備,我軍將被唐賊所製。”韓浩說道。

“有理!”

袁術考慮半響,詢問蒯越問道:“卿以為何如?”

蒯越向袁術作揖,說道:“陛下,張虞兵精,我遣精銳速進,易遭張虞所敗。越以為與其速至雍丘,不如乘虛而擊昌邑,行圍魏救趙之策,以令張虞分兵。”

袁術蹙眉說道:“昌邑為呂布之治所,我軍圍擊昌邑,張虞豈會在意?”

說著,袁術考慮半響,說道:“令張勳率丹陽精銳萬人先行,占據險要下營。”

“諾!”

見袁術不采納自己計策,蒯越臉色不變。

待袁術登上車駕後,蒯良上前問道:“昌邑為呂布之治所,擊之無用。兄長何故進諫?”

蒯越歎氣說道:“擊昌邑,張虞若不救之,呂布必會撤軍回援,彼時張、呂二人自疑。若張虞救之,則分張虞麾下之軍。據軍報言,張虞出兵十萬,伐袁尚兵兩萬,伐袁熙兵萬餘眾,今再分兵守糧,及救昌邑,可用之兵僅四、五萬之眾,我軍倍之,是有可勝之希冀。”

“啊?”

蒯良驚疑了聲,疑惑道:“兄長既有良謀,何不向陛下深明?”

蒯越搖頭說道:“話雖如此,若張虞大軍不戰,遣將回救昌邑,彆軍落敗,而大軍無果,將傷士氣。國無匹敵之大將,我能思禦敵之策,卻不敢言必勝。況韓浩之策不無道理,遣軍搶駐險要。”

說著,蒯越長歎口氣道:“孫堅叛於巴蜀,大傷我軍士氣啊!”

蒯良沉默不語,為是役出征能否取勝而憂。

在袁術用兵之時,遠在千裡之外的海濱則是暗藏洶湧。

樂陵,袁譚大帳。

“滿寵書信至此,令我軍渡河從平昌渡河,並擊袁尚所部,諸子以為何如?”袁譚看向帳下文武,問道。

“滿寵書信既至,將軍如不出兵,則有違軍令。況袁尚為大敵,今可擊之。”蘇由說道。

王修苦口婆心,勸道:“將軍為袁氏子弟,豈能不顧血親之親,今滿寵破袁尚,則是覆沒將軍之時。”

見意見背離,袁譚看向孟岱,問道:“不知卿有何高見?”

孟岱捋須沉思,說道:“諸卿所言,不無道理。從滿寵而擊袁尚,海濱臣服之時,則是將軍敗亡之際。而若依袁氏,此將得罪張虞,而袁尚退敵之際,必還複擊將軍,而已自絕於張虞,將軍時將孤立無援爾!”

“那依先生之見何如?”袁譚謙遜請教道。

孟岱沉吟許久,拱手說道:“今將軍國小兵少,糧匱勢弱,皆賴唐軍以據袁尚。以岱卑鄙之見,將軍不如坐視以觀二人成敗,令二人兵馬皆有損耗,後可議出兵事宜。滿寵伐袁尚,袁尚將敗多而勝少,彼時將軍引兵向南,自臨淄以北可下,並能觀望齊南。”

“袁尚軍敗,其兵奔亡,將軍斂取以壯爪牙,可拒滿寵。而滿寵跋涉而來,如中原形勢變動,陛下(袁術)能退張虞,滿寵必自撤軍。至此海濱之地重歸將軍所有,南連高乾,西依袁熙,以陛下為援,足以與河北相持。”

孟岱之策簡單明了,先讓滿寵與袁尚交手,雙方互相消磨一陣。及青州空虛之時,袁譚率兵入青州,奪取臨淄以北的地區,後續收斂袁尚的敗軍,以抗擊敗袁尚的滿寵。

時若袁術逼退張虞,那麼受張虞撤軍的影響,滿寵必然撤軍,袁譚將能在青州站穩腳跟,並陸續收回北海、東萊二郡。繼而,袁譚與高乾、袁熙聯絡,背靠袁術的支援,可完成割據海濱的目標。

“孟君之言深合我意!”

袁譚說道:“張虞之所以納我,無非欲見兄弟相殺,以下海濱諸郡,故我假意順服,先收袁尚敗卒,下齊北三郡,將能於海濱複起。”

說著,袁譚吩咐左右,說道:“代我擬信一封,言我軍願從平昌渡河,僅是糧草匱乏,讓滿寵度支一二。”

“諾!”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