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暮漢昭唐 > 第二百一十章開門紅

第二百一十章開門紅(1 / 1)

推荐阅读:

九月初三,萬裡無雲,秋風瑟瑟。

原野之上,唐、陳兩軍廝殺成一團,河北精銳、丹陽勁旅各有千秋。

麴義帳下的河北軍因常年征戰,需要應對並、幽騎卒,因此尤善列陣廝殺;張勳麾下的丹陽兵生活於崇山峻嶺間,或是縱橫水網廝殺,故單兵尤其悍勇。

二者兵馬比較,論戰鬥力而言,因裝備精良,擅長搏殺之技,故二個丹陽兵可以擊敗二個河北兵,甚至能擊敗三個河北軍。然若列陣廝殺,因河北軍善列陣廝殺,血勇的丹陽兵反而會因衝不破河北軍而容易落敗。

有曆史為證,晉滅東吳中的板橋之戰,沈瑩率五千丹陽精銳衝陣,結果三衝敵陣而不能破,丹陽軍遂自潰。

當然,丹陽軍的潰敗不代表丹陽兵不能打,而是充分說明了丹陽兵悍勇之下的局限性。

今兩軍對壘廝殺,麴義一直暗中觀察丹陽軍,見丹陽軍銳有餘而鋒不持的特點,便知即便不用計策,他帳下兵卒也能通過持久而擊潰丹陽軍。然既已定下詐敗之計,麴義便不好擅改決意。

於是鏖戰半響,麴義主動率軍撤退,向鴻溝逃去。而見步卒撤軍,唐騎遂領兵同撤。

見唐卒潰敗,先鋒祖郎大為興奮,不等張勳軍令,隨即率兵追擊,呼嗬奔走,眾卒顯得興奮異常。

先鋒既是追擊敵寇,張勳不好壓著大軍,出於謹慎考慮,留兩千兵馬守營,八千步騎追擊唐卒。

為了破敵取勝,麴義幾乎是未告知部下計策,故在追擊之下,唐卒敗如山倒,舍旗棄甲而逃者不少。陳軍追擊十裡,一直殺至鴻溝,沿途陳屍眾多,麴義心中在滴血。

今下張勳、祖郎等陳軍將領則是無不欣喜,有鴻溝為阻,縱不能全殲唐卒,亦能重創之。

很快,陳、袁二軍一逃一追將至渠水畔的蘆葦蕩。

“什長,蘆葦叢中有異動?”在頭追擊的陳卒突然指著蘆葦蕩,說道。

什長順著手指方向瞧去,臉色頓時煞白,追擊的興奮散去,手腳差點發軟。

原是蘆葦蕩裡旌旗驟立,鼓聲震天動地,馬鳴之聲,兵卒喊殺,儼然陳軍於此設有伏兵。

具體有多少人,什長根本不曉得,隻覺得旗幟太多,人影往來攢動。

“有伏兵!”

喊了一聲,什長不敢多思,反應過來的他轉身撒丫子便跑。見什長帶頭跑,追擊的陳卒哪敢停留,順著什長的蹤跡逃竄。

領頭的步卒逃竄時,蘆葦蕩中箭矢繼而射出,將追擊的陳軍兵卒覆蓋入打擊範圍。

追擊的陳軍士卒正追擊的興奮,除了極少數兵卒有發覺外,大部分人是沒反應,甚至反應不過來。今突遭箭雨打擊,毫無預料之下,陳卒多被箭矢射中,發出成群的哀嚎聲。

接著,披甲的騎士從蘆葦蕩中衝出,以二十騎為一隊,大概有五十餘隊,催馬奮進突擊,僅眨眼的功夫便至。

除了千餘騎騎卒外,另有大量步卒從蘆葦蕩中湧出,估計有兩千步卒,披甲持銳,怒吼喊殺,尤是駭人。

祖郎大驚失色,說道:“兵少至此,我疑有詐,今果有伏兵。”

追擊的陳卒已無整齊軍陣,而是稀稀拉拉,有人氣喘籲籲,有人脫離大隊,眾人毫無應對突襲的準備。

而今三千唐軍步騎從蘆葦蕩殺出,幾乎是直奔切斷大軍而來。

“中埋伏!”

落在後頭的張勳見此情景,知自己中了伏兵,頓時眼前一黑,身子天旋地轉,險些從馬背上摔下來。

親兵趕忙攙扶張勳,惶恐說道:“將軍,敵軍有埋伏,當如何是好?”

“敗了,大勢已去!”

張勳怒拍大腿,說道:“若非祖郎貪功冒進,豈會中唐人伏兵!”

“唐騎來了!”

張勳話沒說完,卻見幾名剽悍的唐騎持矛進陣,而陳軍方陣混亂,幾乎無人敢阻,讓唐騎輕鬆破陣,之後在陣中胡亂廝殺一番,又突陣而去,顯得格外悍勇。

“將軍速走!”

見唐騎在尋覓軍官,親衛便知不可久留,於是眾人護著張勳奮勇突圍。

張勳出逃時,回首而望大軍,差點忍不住落淚,八千步騎怕不是白給了。

其實不管張勳逃與不逃都無法改變混亂的局勢,今可不止三千唐軍在柯比的指揮下發起突襲,而是另有麴義整合敗逃的軍士回身廝殺。

另外關鍵在於,追擊的陳軍被逃卒所吸引,其在奔走下愈發隊形散亂,幾乎發揮不出軍陣應有組織性,將不能識兵,何有戰鬥力禦敵?

為了防止陳卒聚集反抗,唐卒重甲步卒與騎卒分成隊列,殺入人群中,將八千陳軍截成數段。步卒結陣搏殺,騎卒借力衝突,絲毫不給陳軍反應的時間。

與此同時,在麴義整軍回殺,與之前敗退不同,諸部具有章法而進,將追擊最猛的祖郎所部包圍。

祖郎被包圍,張勳棄軍而走,兩大關鍵將領失聯,戰場上的局勢一邊倒。

“殺”

令旗揮舞,柯比縱騎衝鋒,號角聲響起,先是奔馳近射,將陳卒射得哭爹喊娘,四處奔逃而走。

繼而,甲士鑿穿的間隙,重騎再次破陣而入,廝殺一陣,利用馬速,降服潰逃的陳卒。

先是廝殺一陣,再是追擊十餘裡,今被伏擊廝殺一番,陳軍士卒體力衰竭,眾人已是喪膽,或一門心思投降,或是力衰而降。

柯比廝殺一陣,見陳軍潰敗已成定局,這才放下心來。

詐敗而行伏擊之策,柯比最熟悉不過。他早年被張虞所敗,便是中了張虞的計策,最終落敗被擒。

而在追隨張虞之後,張虞便將詐敗伏擊之策製定為騎兵必通之術,以此可演變的戰術很多,比如敵陣嚴謹,可以先佯兵敗,誘敵陣鬆弛,再縱甲騎突襲,終破敵陣。

其中騎兵禁忌不用多說,張虞禁止甲騎直突軍陣,以避免大意犯公孫瓚之錯,而如有犯忌者,依軍法處置。

望著大批而降的陳軍潰卒,柯比咂了咂嘴,感歎說道:“麴義用兵倒有計謀,難怪大王言能聽麴義之策。”

“柯將軍!”

麴義率左右部曲百餘人,前來尋柯比,笑道:“陳軍大敗,我軍可乘勝追擊。”

柯比笑臉相迎,問道:“可有擒獲賊將?”

“有!”

麴義手指被兵卒圍簇的地方,說道:“賊將祖郎驍勇,因率軍追擊在前,被我重圍而擒之。”

頓了頓,麴義補充道。“張勳則無身影!”

柯比搖了下頭,說道:“據張勳左右言,張勳在親衛掩護下,乘馬突圍而出,今應是逃回扶滿了!”

“張勳率萬人步騎北上,隨行軍中有輜重。我軍大破敵寇,擒獲賊將祖郎,張勳喪膽而逃,將軍統領騎卒追擊,則能儘獲輜重,是為小功一件。如用兵遲緩,遇袁術大部,則錯失此功爾!”麴義說道。

麴義是為老革,從隴右打羌人,再隨韓馥討黃巾,為袁紹戰公孫,可謂身經百戰。今擊敗敵寇,便知後續如何擴大戰果。

“善!”

柯比指著眼前的戰場,遲疑道:“今交於將軍料理?”

麴義態度和善,拱手笑道:“及清理廝殺之地後,義率步卒隨行將軍。”

“有勞麴將軍了!”

行了下禮,柯比招引騎卒,策馬奔馳便走。

見柯比追擊張勳,麴義吐了口濁氣。

若是以前的他,豈會錯失奪功之機會,僅是今形勢變了。他為張虞降將,今他年歲漸大,不知能再廝殺幾年,且張虞麾下大將眾多,他恐難以被大用,故不如與唐將和善相處,結點所謂的善緣。

柯比率騎追至扶滿,逃回大營的張勳已率軍而逃,縱柯比有意追擊,但礙於天色已晚,無法追擊,柯比隻得依麴義所言,收下儘獲輜重的小功。

是役,柯比、麴義大破張勳,擒陳將祖郎,斬首上千甲士,俘敵四千多人,取得南征開門紅。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