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暮漢昭唐 > 第二百五十四章封賞與兵製

第二百五十四章封賞與兵製(1 / 1)

推荐阅读:

神武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張虞在長安以北,渭水之畔,祭祀蒼天,告類於天神,言以稱帝之事。

之前張虞稱唐王時,乃以王爵行天子事宜,故今張虞僅進帝位便可。加皇帝三璽及以傳國玉璽,合之前天子三璽,共有七璽。

是日稱帝建禮,張虞先頒布設立皇後與太子詔書。

王霽為皇後,張洛為太子。餘者妃嬪名號不變,待遇則提升至天子妃嬪。

繼而,張虞再封賞百官,為了有更多的榮譽職務,故在三公之下再設榮譽職務三師,形成三公三師。

三公者,劉和、王宏、韋端;三師者,蔡邕、馬騰、趙溫。

九卿大鴻臚馮芳、少府張則、執金吾陶商、宗正應劭、光祿勳袁秘、太常張魯、太仆張濟等八人。以上十五位上卿依照功勳、資曆,食邑各有增加,約在五十戶與百戶之間。

鐘繇、杜畿、郭圖、庾嶷、呂範、(大理)王晨、賈詡等開國公卿皆有添賜食邑,多者如鐘繇,食邑益滿三千戶,與之前相比提高了一千七百戶。庾嶷提高一千六百戶,與鐘繇三千戶並重。

少則如王晨從之前三百戶,增至千戶,提高了七百戶。

杜畿、賈詡、荀攸、郭圖、呂範等卿,皆受封至兩千戶,增長範圍在一千戶至一千五百戶之間。

董昭、孫資、常林、楊沛等地方刺史稍次一檔,受封食邑範圍在千戶到五百戶之間。

武將方麵,呂布維持之前的萬戶食邑,官職進至大司馬。

張楊免去一切官職,遷封中山王,中山郡為其食邑。

張遼為大將軍,假節,豫州牧,都督淮北徐、豫、兗三州軍事,馬邑侯,食邑五千戶。

酈嵩為驃騎將軍,朝歌侯,食邑四千戶;滿寵、徐晃為車騎左右將軍,食邑與酈嵩相同,皆為四千戶。

郝昭、許褚、高順、什翼四將為四方將軍,食邑在三千五百戶至兩千戶之間。

四鎮將軍,張燕、趙雲、柯比、孟寧之;四征將軍,鮮於輔、程普、張豐、馬超四將。四平將軍,閻柔、張繡、麴義、徐庶;四安將軍,高覽、張郃、閻柔、臧霸。

既有四檔將軍位,那麼便有相對應的食邑增加範圍,多則在千戶,少則一兩百戶,根據效力時間與功績而有所不同。

文武爵位升遷變化後,鐘繇、杜畿二人為食邑猛增而略有抱怨。

“陛下開國,文武公卿皆有得封食邑,較稱王時食邑猛增四萬餘戶,約是一大郡之所出。”

鐘繇計算食邑支出,鬱悶說道:“今計諸卿食邑約在十三萬戶,蓋一大州之所出,幾占我國戶籍十三之一。”

“昔高祖大封侯爵一百四十三人,亦在十萬餘戶,我竟怎如此之多?”張虞微驚了下,反問道。

他與劉邦相比,在封賞上可是省了不少。劉邦開國大封天下,百餘名列侯都在千戶以上,蕭何、曹參二人可是萬戶侯,包括後續的周勃、酈商、灌嬰、夏侯嬰等人都是在五千戶以上,故與他應該相比隻多不少。

鐘繇苦笑道:“高祖賞賜雖厚,但所封萬戶侯少,無非蕭何、曹參、張敖三人。然大王所封萬戶眾多,山陽公、袁術、呂布、劉和、張魯等五人,便有五萬戶。陶商、張燕、臧霸等人食邑之和食邑有萬餘戶。而後武將食邑豐厚,合計也四、五萬戶。文卿雖說略少,但亦在二萬戶左右。”

“陛下已有中國,後續征討南寇,食邑封賞宜當慎重,不可大肆封賞,恐會拖累賦稅。”

張虞無奈說道:“卿所言及時,朕今後當詢問諸公再加以封賞。”

頓了頓,張虞說道:“均戶繳賦不足以富國庫,還需依之前所言,分戶三等九級。令上等之家百倍繳納賦稅,以豐富國庫。而下等之家則是少繳賦稅,以減輕百姓所出。”

“賦稅分級之事,臣與尚書台諸卿已有商討,但因陛下近期稱帝之故,尚未有方略呈上。”鐘繇沉吟了下,說道:“繇儘量在七月時上呈,於秋冬之際頒布,明歲則以新稅征收。”

“善!”

張虞點頭說道:“昔兩漢之時,嚴禁商賈穿戴絲綢。朕以為不妥,今後欲穿絲綢,非中上之家不能穿戴。商賈如若巨富,但征收重稅便可,何須為難奔走商販!”

曆朝曆代考慮到糧食產出,及社會安定問題,無不例外打擊商人。反而讓商人與士族融合,形成龐大地方經濟組織。然在張虞眼裡,商人並非不能存在,甚至他能允許商人攫取政治權利,但一切的前提就是交稅。

“諾!”

鐘繇眉頭微皺了下,雖對不禁商的政策有不同之見,但考慮張虞初登大位,暫將意見保留。

在君臣聊天之時,經通報荀攸趨步入殿,奉上兵製更改初稿。

“四府十六衛人選在此,請陛下親閱。”荀攸說道。

稱帝之後,考慮到領兵問題,張虞示意荀攸領樞密院設立四府十六衛,以管轄中國兵馬。四府將軍由高順、許褚、趙雲、郝昭四將出任,以負責每府事宜。

其中四府為護國、神府左右府,每府各領四衛。衛乃軍上屬軍事單位,每衛有三萬人,共六軍兵馬。十二衛共七十二軍,三十六萬人,囊括唐朝所有兵馬,包括水師、騎軍、步卒。

禁軍六軍三萬人,從七十二軍中選拔勇猛之士充之,選為禁軍者需服兩年兵役。

一番調整下來,看似變化甚大。實則而言,張虞針對兵製早有思考。

之前唐以五千人為一軍,大體依照地域遠近駐紮,一切軍事調令歸由張虞所出,以避免有將領反叛。故出征時,張虞需頒布君令,征調各軍出征。

然隨著張虞治下兵馬膨脹到十餘萬,乃至二十萬,以五千人為一軍,顯然不足以應對戰事。尤其張虞為帝之後,親自出征的時間將會大幅度減少,那麼在軍一級上設衛則就有所必要。

當然了,為了避免出現集中叛軍,衛將軍不統兵馬,實際統兵將領仍然是將軍。而衛將軍的作用,除了負責所轄六軍軍政事宜外,便是在戰時受命出征。

四府將軍同樣不統兵,負責所轄四衛十六軍的檢點、操練、甲胄等事宜,遇見突發戰事,由皇帝點將,可以領兵出征。而兵製因中基層人事不變,僅是涉及中上層將領人事變動,故並未引起太大聲響。

十六衛將軍人選,幾乎是由四鎮、四征、四平、四安十六位將軍出任。

張虞瀏覽名單,說道:“十六衛可分為左右衛,其所轄六軍儘量在一州之中,以便中央直調。”

“諾!”

s:今天狀態莫名的差!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