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辰發博客的時候正在路演的最後一站,山東青島。
晚上,一行人約好了吃飯。
累人的路演總算要結束了,值得慶祝一下。
這段時間,不僅路演,相關的宣傳工作也一個都沒落。
《魯豫有約》、《鏘鏘三人行》、《超級訪問》、《楊瀾訪談錄》、《中國電影報道》,《環太》劇組挨個上了個遍,抽空還去芒果衛視參加了半場《快樂大本營》。
之所以是半場因為時間上《環太》的主創人員太少了,支持不了一整場節目的錄製,又是為了宣傳電影,要的急,芒果衛視就給加了個塞和另一個組一起錄。
對了,順帶著還接受了幾家雜誌的采訪。
這幾家雜誌是一起采訪的,因為訪談類節目張辰已經上吐了,每次翻來覆去說差不多的話,真的是折磨人。
這次乾脆幾家一起。
讓其他人先去飯店,自己找了個安靜的小房間,張辰獨自麵對幾家媒體。
“《環太平洋》的票房你還滿意嗎?”
“還不錯,國內目前破了四億,最終希望能到五億……”
“你覺得這個票房成績代表了什麼?”
“代表我們國內的電影市場大有可為,代表近幾年國家推行的大片策略是對的。
現在普遍民眾的觀影意識還不強,一般人一年可能都看不了五次電影,那麼這有限的幾次中,觀眾會如何選擇?
當然是選擇宣傳力度更大的大片。
隻有人們愛看大片,才能養成觀影習慣,中國的電影市場才能發展起來。
所以,還是要儘量拍大片!”
“聽說《環太》在國外口碑兩極分化非常嚴重?”
張辰點點頭:“評價其實還可以,北美市場的綜合評分81分,idb評分84,爛番茄評分36分……
有爭議這個是正常現象。《變形金剛》和《環太平洋》是相似的類型,上映的時間又比較臨近,觀眾們忍不住就會拿來比較……”
“那你覺得哪個更好呢?”
張辰摸著鼻子笑了笑:“如果要我說,那肯定是《環太平洋》,畢竟是我的心血,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當然,你要是問邁克爾貝,他肯定說是《變形金剛》……”
“那你覺得《環太平洋》的票房最終能夠超過《變形金剛》嗎?”
“國內應該沒問題,畢竟是第一部國產科幻大片,觀眾們還是很支持的。但是國外就不一定了,《變形金剛》畢竟是已經存在了20年的經典i,影響力不是《環太》能比的,但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您指的時間是……”
“電影的本質,去掉了宣傳,卡司,排片等一切的外在因素,單純的電影本身的質量……
比如五年後,十年後,再來回頭看這兩部電影,大家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你覺得《環太平洋》非常優秀?”
“當然,特效水準放在好萊塢也是一流,即便十年後看,依舊不會有任何出戲的地方,我一直以為,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色,那這就是一部好電影……”
一家雜誌詢問完畢,換了另一家雜誌的記者。
“文藝界最近在嘗試解讀《環太平洋》,他們發現《環太》和其他的好萊塢大片不太一樣~”
“怎麼不一樣?”
“我們看過的好萊塢大片普遍推崇的是個人英雄主義,而你的《環太平洋》推崇的似乎是集體主義。
網上有一段分析我覺得說的非常有道理,如果《環太平洋》是好萊塢出品的電影,那麼最終必定是美國機甲拯救世界,標準的個人英雄主義,但你這版的《環太》卻是中美俄三國齊心協力,甚至不惜自爆為隊友尋找機會戰勝對手,這種形態是以往的電影從來不曾出現過的……”
“b,你說對了~”
張辰打了個響指:“我一直以為就算有人看出來,也要等下映後了,想不到這還不到一個月已經被人發現了。”
“你專門的?”
“是的。
我們中國人做事情一向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中國的對外策略一直都是反對單邊貿易,提倡合作共贏的。
這是我們的思考方式,所以我在設計電影劇情的時候就加入了這點。
在《環太平洋》裡,沒有絕對的主角。
中美俄三國,大家都很重要。
缺一不可!
雖然中國機甲的鏡頭要更多一些,但嚴格說起來,這其實是一部群像戲。
合作共贏是這部戲的核心,至於彆的,美女,帥哥,怪獸,機甲,這些都是大片元素罷了,吸引眼球的東西。”
張辰說的輕描淡寫,但幾家雜誌都是關於電影的,在座的記者們也算半個圈內人,知道他說的這些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這玩意就像哲學,規律我總結出來了,但能不能用好可全憑各人的本事。
要真那麼簡單,怎麼會輪到張辰來拍第一部國產科幻。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的意思是,如果按照個人英雄主義那樣去設計,國外觀眾不是更容易接受嗎?
你這樣設計,還要擔著失敗的風險……”
張辰覺得這個記者問到了點子上:“因為我想要國外了解我們,隻有了解,才能消除偏見……
我們加入wto,承辦奧運會,其實都是為了消除偏見,讓國外認識到真實的中國是什麼樣的,這一點通過電影同樣可以……”
“有人說你是在拯救內地電影市場……”
“沒那麼誇張,但我的確一直在嘗試新的類型,或者說,我比其他的電影人更有一種緊迫感。好萊塢電影工業很強大的,但他們現在其實還沒有完全搞懂中國觀眾的喜好,這就是留給我們的窗口期,我們必須趁著這段時間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否則一旦等到那一天來臨,中國電影將不複存在……”
“真的這麼嚴重嗎?”
“當然。”
“就比如這次的《環太平洋》,製作方式是完全的好萊塢模式,票房目前四個億,如果好萊塢六大也照著這個模式拍一部大片出來呢?”
嘶~
幾名記者齊齊吸一口涼氣。
采訪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等采訪結束後,主辦方派車將張辰送到飯店。
“抱歉各位,有個采訪稍微耽擱了一會,雷總,真是擔待了,讓你久等……”
一進包廂,張辰就連聲道歉,還特彆招呼了雷總一聲。
雷總不是雷軍,而是雷振劍,新浪網娛樂版塊的負責人。
也是張辰的老熟人。
張辰是新浪博客最知名的幾個大v之一,又是娛樂圈的人,和雷振劍頗多接觸。
星辰娛樂和新浪經常合作,這次《環太平洋》的宣傳,新浪網也是合作方之一,有單獨的版塊和專題。
“張導彆客氣,耽擱幾分鐘不礙事,大家正好聊聊天……”
雷振劍將張辰引向主位置,張辰推辭不過,也就坐了。
“這次真是辛苦雷總了,路演還跟著我們一起跑……”
酒過三巡,張辰表示感謝。
“不辛苦,我也要收集素材嘛,而且和大家在一起也挺有趣的,我就當旅遊度假了……”
雷振劍說的很客氣。
《環太平洋》的合作是他親自敲定的,效果也非常不錯。
目前為止,為新浪網帶來了過億的點擊量。
雙方達成了共贏!
這讓雷振劍意識到這是一種可行的合作方式,目前,除了《環太平洋》外,雷振劍還準備把明年上映的《功夫之王》也一並談下來,最好搞成獨家合作。
換了其他人,未必行~
但雷振劍卻很有把握。
他入職新浪以來,最初是在音樂版塊,後來轉去了娛樂版塊,在圈子裡還是有一些人脈的。
後來ysace進入中國,雷振劍就辭去了新浪的職務,加盟ysace,成為運營副總裁。
ysace黃了以後,他又去了樂視,負責樂視體育。
總之是很有能力的一個人。
在他的刻意引導之下,眾人聊起了《功夫之王》。
雷振劍套話:“諸位覺得《功夫之王》的前景如何?”
範小胖美目連閃:“華語圈最大的兩個功夫明星合作,應該差不了吧……”
胡君卻撇撇嘴:“但我怎麼聽說,好像劇本挺爛的……”
“嗯,劇本確實挺爛的”,張辰也附和道:“導演羅伯·明可夫是《獅子王》的導演,他非常喜愛中國武術,就找了編劇約翰·福斯克參考《指環王》,做了《功夫之王》的劇本,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一個華夏的武俠故事,居然找了一個外國編劇,這不是胡扯嗎?”
“啊?那你的意思是,這戲會撲?”雷振劍有些意外。
“撲街倒是不至於,程龍和李連傑的首次合作,光是這個噱頭票房起碼就能過億,但口碑就彆想了。”
胡君這時候也道:“其實你想想也知道,李連傑和程龍兩個人的武打風格都不一樣,要融合在一部電影裡,導演還是個外國人,我覺得夠嗆……”
“是啊,兩大功夫巨星合作,給任何一個製片方肯定也要大說特說,可真實的打鬥場景呢,可能還不如鄒兆龍和甄子單打的好看,口碑能好才有鬼……”
其實,以後世的眼光,《功夫之王》就是《指環王》的故事套了個東方的皮,和中國功夫沒有一點關係。
更何況劇情就是坨屎!
真就是這個年代的觀眾粗放,選擇電影隻看卡司,像這樣的爛片也能賺到錢。
要放到二十年後,《蛟龍行動2》都能撲街,《功夫之王》這種貨色,估計三天就下線了。
說句題外話,我真覺得《蛟龍行動2》挺好看的,當然,前提是你就把它當一部普通的電影看,如果當做《紅海》續集看,的確有點失望。
聊《功夫之王》就聊到了程龍,聊到程龍,就聊到了他的新電影《新宿事件》。
“《新宿事件》給你發了試鏡邀請?”
“不是試鏡邀請,是我隻要簽字,立馬就是女主角。”
範小胖說這話的時候像是在炫耀,但眼角餘光卻在偷瞟張辰,想看看他什麼反應。
“給你開多少片酬?”胡君真正好奇的是這個。
“1000萬。”
1000萬已經是現在華人女演員的頂級片酬了,目前隻有張紫怡能拿到。
趙燕子,周公子之流要略遜一籌,影視公司給他們的開價普遍都在七八百萬之間。
劉佳林要再差一點,500萬左右。
其實這段時間,靠著《環太平洋》的火爆,好萊塢有公司給她開出500萬美金的價格邀請她出演電影,當然,都是一些小公司,片子也都是b級片。
傑森·斯坦森也差不多。
甚至找他的更多。
畢竟,男性為第一主角的劇本還是比女性的要多一些。
傑森專門和張辰核對了檔期,知道《環太平洋2》最早也要明年下半年才會開機,完全不耽誤,所以他接了一部小製作——《蜂鳥特工》。
“《新宿事件》就算了,程龍的電影,除了他,所有人都是配角,你就算拿到了女主也是個打醬油的,而且《新宿事件》,大概率過不了審的……”
“哦,能不能詳細說說。”
雷振劍剛還在琢磨,是不是把《新宿事件》一並談下來,然後張辰就說人家過不了審。
“《新宿事件》說什麼的,說的是海外華人在日本組件黑幫討生活的故事,不管是偷渡,還是黑幫,都不是什麼好事情,國內是不會允許這樣的片子上院線的……”
“程龍都不行?”
“程龍怎麼了?《尖峰時刻3》不照樣進不了內地……”
眾人愕然。
正聊著,電話響了,是董建強打來的。
張辰也沒避人,接通。
“華誼王忠磊打聽你的行程,想要請你吃頓飯?”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怎麼回事?”
“他看上了《風聲》,想要從我們手裡買過來……”
“我們都已經宣布了,《風聲》是明年的項目,他還想要買?”
“他說可以共同開發,隻不過導演要變成陳國富。”
“想屁吃呢,那是我給我老師準備的項目~”
張辰說完就想掛電話,對麵卻立刻道:“等一下,先彆掛,還有一件事……”
“什麼?”
“是ts市政府,他們想拍一部紀念唐山大地震的電影,找到了中影,中影推薦了我們。”
ts市政府?
大地震?
這不就是《唐山大地震》嗎?
可這不是馮小鋼的電影嗎,怎麼找到自己頭上了。
張辰一頭霧水。
“等我想一想吧~”
張辰沒有當場答應,對於截胡馮小鋼,他不覺得有任何成就感。
而且《唐山大地震》這電影他也不喜歡。
“嗯,不著急~”
電話那頭的董建強也不催,這種事也不可能一句話就決定的。
“還有件事,你剛剛發博客,說要捐1000萬?”
“嗯,是我說的,為雪災捐款1000萬~”
董建強有點急了:“你怎麼想的,彆人都是捐五萬十萬,還有不少捐一萬兩萬的,到你這一下子1000萬,你讓彆人怎麼想?”
“我管他們怎麼想,我又沒有逼著他們捐,但說回來了,公眾人物要有表率作用,影視行業相比其他行業,賺錢還是容易一些,這種事也不是天天有,碰到了捐點不應該嗎?”
07年的電影演員,一部戲的片酬,一線大咖大概是700萬1000萬。
一線電視劇演員,一部戲大概300萬600萬人民幣。
二線的電影演員和電視劇演員倒是差不多,幾十萬到一百萬之間,三線可能就幾萬塊……
但即便這樣,依舊屬於高薪。
07年的京城,初級程序員大概是3500的月薪,中級50007000。
這還是計算機行業,算是高薪行業了,而且是京城。
所以,彆說什麼小演員掙不了多少錢。
掙不了多少錢也比普通人強。
都是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的主。
這些人占用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可以說他們能掙錢全靠社會關注度。
既然取之於民,為什麼不能用之於民?
多的不說,捐一個月工資很過分嗎?又不是讓你捐一部戲的片酬。
可這些人怎麼做的,拿出來萬意思意思就算了。
張辰每次想起這個就想罵,讓你們捐錢,一個個的哭窮,說演員的收入沒那麼高。
他麼的娛樂圈補稅,23個人輕輕鬆鬆補了117個億。
演員的收入不高嗎?
“你捐錢了?還捐了1000萬?”
範小胖一直在旁邊豎著耳朵偷聽呢,聽到張辰捐了1000萬也是一驚。
其他人也差不多。
張辰接電話沒避著他們。
“嗯,本來我就是寫個博客,抬一抬黎天王,剛好看到雪災的新聞,乾脆就多捐了點~”
張辰雖然嘴上說的不客氣,但心裡其實不想逼捐。
他隻是看不慣而已。
“那我也捐…400萬吧。”
400萬剛好是她《環太平洋》片酬的一半,她覺得有必要和張辰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