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底,照例,電影局又舉辦了一次行業論壇,研討會性質的,討論中國電影的未來。
這樣的研討會幾乎每年年底都會舉辦,去年張辰就去了,感覺沒什麼意思。
今年本來不想去,但電影局領導點名讓他發言。
他當然要發言,國內第一部科幻片導演,票房又剛剛過了四億,當然要分享經驗。
時間定在一月中,張辰還有準備的時間。
12月的最後一天,《藍莓之夜》上映。
一部墨鏡王拍的文藝片,許多人彆說看過,甚至都沒聽說過。
片子很王佳衛。
許多人說這就是外國版的《重慶森林》,連劇情都一模一樣。
一個發際線偏後的英國小夥愛上了一個幫她解決殘羹剩派的姑娘,然後在姑娘離他遠去,並且搞了猶太妞之後思念至極。
電影的節奏非常慢。
王佳衛這個人被譽為電影大師,他的電影,喜歡的人算是喜歡的要死,不喜歡的是一點看不進去。
什麼人喜歡他的電影,其實就是文清。
這年代,文清還不是一種病,相反,是潮流。
文清的人都有一種特質,對於看不懂的東西就極度追捧。
王佳衛的電影剛好符合這點要求。
獲過獎,說明有知名度,還有淡淡的裝逼感,給人的感覺就是高級!
文青們看了就無法自拔。
所以說,這是時代的產物。
你看2010年後還有人覺得他是大師嗎?
因為老一代文青都長大了,知道了世界不是靠裝逼運行的,而新一代的文青凋零,大家不吃這一套了。
不過現階段,國內的觀眾就認大師。
電影拍的好不好看另說,聽說是大師的作品,先看一遍再說。
其實他的電影真沒幾個人能看懂,但這兩年的人對獲獎作品有一種盲目追求的心態,好像自己看獲獎作品,自己也跟著就高級了。
王佳衛上一部在內地上映的電影是《2046》,內地居然拿到了3000萬的票房。
一部文藝片,你敢信?
同時期的《新警察故事》才4300萬票房。
當時程龍尷尬的要死,在香港都不敢接受采訪。
估計就是有《2046》的成績打底,王佳衛信心爆棚,彆人都挪檔期,他不挪。
然後被《環太平洋》秒成了渣。
《環太》已經上映第四周了,票房仍舊要高於上映首周的《藍莓之夜》。
墨鏡王這個人,作為朋友或許不錯,思想天馬行空,可能是個聊天的好對象。
但作為合作夥伴,真的不敢恭維。
張辰和黃百鳴聊天的時候,黃曾經透露過。
那時候在新一城,墨鏡王是公司編劇,黃是創作總監。
香港的影視公司,寫劇本很快的。
然後到了墨鏡王這裡,一個月一個月的交不出劇本,黃就把他開了。
這說明什麼,對待工作不認真。
不止這個,對待投資人也不負責。
《東邪西毒》超支的投資人差點破產。
一部《繁花》拍了三年。
就這還有人吹呢。
說什麼慢工出細活。
三年啊,拜托~
什麼投資人經得起這麼拖?
就像那個笑話講的,電影的投資人,第一次去探班是坐著大奔去的,意氣風發。
然後第三次探班就換成了自行車,電影再不上映,飯都快吃不上了。
張辰跟這個人有點不愉快,之前因為《葉問》還打過嘴仗。
嘉禾要拍《葉問》,澤東影視跳出來說,不要抄襲。
拜托,葉問和黃飛鴻一樣,是公眾人物,又沒有版權,何來抄襲。
也就是澤東影視這個名字太牛逼,張辰沒敢太嗶嗶。
現在嘉禾《葉問》都上映了,王佳衛的《一代宗師》還沒拍完呢。
對了,說起王佳衛,就不得不說說他的好基友劉振偉。
劉振偉真的可以算是心態特彆好的導演,一點偶像包袱都沒有。
什麼名導,完全不在乎。
《大話西遊》在內地意外火了,這家夥就把《大話西遊》的i價值榨的一點都不剩。
可謂是一點吃相都沒有。
從《情癲大聖》開始,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是打著《大話西遊》的名義圈錢,真可謂是將恰爛錢進行到底。
他和王景還不一樣,王景也恰爛錢,但起碼還有認真的時候。
劉的電影看不到任何對電影的該有的尊重,就是把內地觀眾當傻子,能忽悠一個是一個。
為什麼說他一點偶像包袱都沒有了。
因為不管是香港還是內地的名導,即便過氣了,對待電影的態度起碼是認真的。
但劉振偉不是。
他就是為了錢。
後來影視行業不允許魔改四大名著了,他就徹底過氣了,連爛錢也恰不到了。
上輩子,張辰被這家夥坑的不淺。
基本上,後來所有西遊題材的電影張辰都不再看了,直到《西遊降魔篇》的問世。
周星星的票房號召力還是很強大的。
《西遊降魔篇》,很另類的一部西遊題材電影,居然還原了原著。
也正是看了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許多人才知道,原來我們小時候看的《西遊記》電視劇和《西遊記》根本不是一回事。
猴哥並不是什麼美猴王;
豬八戒也不是什麼傻憨的存在;
楊潔導演,你騙的我們好苦啊。
……
時間來到一月份,《環太》的票房依舊在繼續增長。
大家都很好奇,票房到底什麼時候能破五億。
沒有人懷疑電影最終票房能不能達到五億,這個完全看中影的態度。
中影掌握了70的院線資源,韓三坪一句話,讓電影多放映一段時間,票房就能再漲一截。
很多電影卡在了節點,比如9000萬,製片人都會跑去韓三坪麵前問一句:“三爺,我的電影最終票房能不能破億?”
三爺通常都會問一句:“現在多少了?”
“9000萬~”
“那肯定可以。”
行,妥了。
三爺說能破億,那就肯定能破億。
所以《投名狀》的票房是208億,就是這麼來的。
一月份,很突兀的,大攝影展開幕了。
最初是在香港的比思論壇,懂的都懂……
《環太平洋》的製片方很鬱悶,《藍莓之夜》的製片方更鬱悶。
因為,自打大攝影展開幕以來,就沒人再討論電影了。
大家討論的都是女明星。
電影宣傳靠什麼?
靠輿論啊。
現在根本沒人討論電影,那還宣傳個屁啊。
愁!
電影眼看著45億了,票房突然就不動了。
中影特意給秘鑰做了延期,《環太》會持續上映長達兩個月,確保能夠突破五億大關。
五億啊,多了不起的一份政績。
不過有壞處就有好處,張辰本來還在發愁研討會的時候說什麼,現在一下子就不愁了。
近兩年,類似性質的研討會其實開了不少,張辰也參加過一些,但感覺意思不大。
確實能聊到一些問題,但聊不出解決的方法。
大家都習慣盯著自己碗裡的那些,對整個行業並不關心。
所以漸漸的,張辰就不想去了。
不夠這次沒辦法,是領導點名讓他去的。
研討會,來的人不少,知名導演中除了老謀子沒來,基本全都來了。
老謀子在忙奧運會,這個是優先級最高的,沒辦法,誰也使喚不動。
電影局的領導咳嗽了一聲,然後開聲:“在座的都是電影屆人士,今年的作品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今天將大家聚在一起,是想要一起聊一聊關於國產電影的現狀,有什麼問題,建議都可以提出來,促進行業進一步發展……”
開場白說完,沒人說話,領導繼續:“一謀導演正在忙奧運會,我們就不要打攪他了,馮小鋼導演,要不你先來給大家說兩句,你的《集結號》今年取得了28億的票房成績,想必是有一些想法的,不要藏私,說出來大家都學習學習……”
馮小鋼被點名,有點榮幸。
《集結號》的成績,是他個人作品的最高。
本來以為輪不到他的,畢竟有張辰的《環太》已經破了四億,而且他本身又加冕國內首個累計票房破十億導演稱號,於情於理都輪不到他。
但既然領導點名了……
“說一下創新……”
小鋼炮明顯是做過準備的,說的東西算得上有的放矢。
《集結號》片頭有一段十分鐘的戰爭戲,尺度比較大。
裡麵有殘肢斷臂,馮小鋼專門請了韓國團隊負責。
拍的還是很不錯的。
馮小鋼認為這是一種創新。
其實張辰覺得更多的應該是總局對他們這些知名導演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相同的鏡頭,如果不是馮小鋼拍,肯定過不了審。
馮小鋼拍就可以。
這個和李安的《色戒》有異曲同工之妙。
張辰其實也差不多,《颶風營救》,一部電影殺了100多個敵人,要給彆人早被舉報了。
換成他就沒事。
馮小鋼說完是陳詩人,陳詩人上來第一句話:“我覺得電影還是要源自生活……”
張辰看向對方,沒有目光接觸,但怎麼聽著像是蛐蛐我呢。
“我正在籌備一部人物傳記電影,是關於梅蘭芳先生的……”
陳詩人最後還不忘給自己打一個廣告。
《無極》的失敗讓他的聲望跌到了穀底,國內三大導的稱號差點被除名。
如果不是媒體將三大導換成了四大導,沒準他就是被替換的那個。
雖然他嘴硬的宣布,十年之內,沒人能看得懂《無極》。
但內心裡還是有想法的,急於向人們證明自己還是當年拍出《霸王彆姬》的那個陳詩人。
所以這次選擇的是和《霸王彆姬》差不多的題材——《梅蘭芳》。
讓你們看看爺就是爺。
四大導的兩個都發言了,老謀子沒來,那麼接下來怎麼算都應該是張辰了。
張辰也不客氣,清了清嗓子,衝著麵前的麥克風說道:“大家都知道,我是個做商業片的,商業片,肯定沒什麼深度。
關於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我已經說過太多了,今天就不說了。
關於科幻電影,其實我也說了很多,今天也不想說了。
我今天想說的,是大攝影展~”
嗯?
張辰的發言讓在座的眾人一愣。
大攝影展?
這話題是在這種場合能說的嗎?
馮小鋼一樂,他倒是想聽聽張辰能說出什麼來,這小子一向能說也敢說,他還真期待張辰能放個大炮仗,最好是能直接把自己也一起炸死的那種。
和馮小鋼同樣想法的人也有不少,大家都覺得張辰這是飄了。
票房過四億,成了國內第一大導就飄了。
就連電影局的領導都皺起了眉頭,年輕人就是年輕人,得誌便猖狂,虧得三坪那麼推崇他。
眾人中,大概隻有韓三坪知道張辰的意思。
這小子總算沒搞什麼突然襲擊,事先張辰和他通了氣。
座位上的張辰將眾人的表情一一收入眼底,也不意外,而是將目光看向了主位上的領導:“領導,我能說嗎?”
領導看著張辰,確定這小子今天是不是吃錯了藥,又接收到韓三坪的眼神,意識到什麼,但最終還是道:“好,你說吧~”
“我主要是想通過大攝影展說一下國內演員可能麵臨的形勢~”
張辰頓了一下,繼續道:“大攝影展的影響很惡劣,惡劣到香港的女演員可能被一網打儘。”
嗡嗡嗡~
會場頓時變得嘈雜起來,不知道多少人在這一刻竊竊私語。
大攝影展什麼情況他們多少都知道一些,但張辰說的是不是有些過於嚴重了。
“安靜,安靜~”
大領導敲了敲桌子,會場重新安靜下來。
“你繼續說吧~”
“港圈完了,不管是女演員還是男演員。
大家一定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畢竟,關男演員什麼事!
但事實是,大攝影展毀掉的是我們關於港星的濾鏡。
對我們這一代來說,那邊一直是高大上,先進的代名詞。
娛樂圈也是光鮮亮麗,感覺香港的女明星就是比內地的漂亮,香港的男明星就是比內地的帥。
但大攝影展之後,這一切都變了。
內地的觀眾會看到一個真實的香港娛樂圈,以後對於港星,他們可能不會再買賬了。
不知道諸位看過我的一篇博客嗎——《內地中生代小生的現狀》。
以前,因為cet協定,合拍片普遍選擇香港男演員加內地女演員的合作模式,這種模式下,內地男演員普遍沒有什麼機會,隻能在香港片中飾演一些打醬油的角色……
但因為這次的事件,港圈女演員集體完蛋,港圈男演員恐怕也很難得到以前那種程度的資源。
這正好是內地演員崛起的一次機會,一次打斷壟斷的機會。
他們空出來的女性角色,內地女演員可以頂上,順便也可以讓他們見識一下內地男演員的號召力。
我記得港媒不是一直叫囂,說內地的演員沒有號召力嗎,所以他們一直堅決啟用港台藝人。
這其實是一種手段,他們經常炒作這點,不明真相的民眾就會下意識的相信內地演員沒有票房號召力,這樣他們才能保持自身的優越性。
香港是這麼做的,彎彎也是這麼做的。
這在他們的圈子裡是共識,《颶風營救》拿下兩億票房的時候,吳雨森就曾經埋怨過梁佳輝,說他壞了規矩,幫助內地電影崛起。
這一點很多香港電影人都親眼見到,不信可以問一下現場的王景導演和徐科導演……”
張辰一句話將所有人的目光焦點定在了這兩人身上。
王景哪想到會這樣,尷尬的摸摸鼻子,徐科更是直接低頭做起了悶頭葫蘆。
雖然沒有回應,但兩人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張辰說的是真的。
“雖然香港電影已經沒落,但爛船還有三磅釘,那邊優秀的電影人還是不少的,如果能與內地演員有機的結合,對內地電影行業的發展肯定有不小的作用……
所以,我建議,我們可以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張辰說完,所有人驚愕,連領導都不知道該如何表態了。
他的主意,完全就是不把港台藝人當自己人。
赤果果的損人利己~
在場的幾位香港導演都聽不下去了。
偏偏還無法反駁,因為是他們自己先用手段的。
而且張辰完全沒有避開他們的意思,他們也是全程聆聽了的,這是陽謀~
無解的陽謀~
他們很肯定,這陽謀之下,香港的演員一途必定斷代。
香港電影的輝煌也就到此為止了。